城市滨水区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滨湖区改造规划为例

城市滨水区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滨湖区改造规划为例

一、城市滨水区历史文态与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市湖滨地区整治规划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伯霞,刘杰,程婷,王田,何强[1](2021)在《中国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更新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城市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解决好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性问题是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同时,进入21世纪,不只是我国的城市需要更新,城市更新的理论也需要深化,更需要积极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主题的、符合国情的城市更新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更新方法与具体实践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城市更新的模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与借鉴,为城市更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帮助与参考。

张慧[2](2021)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的老城中心区更新设计研究 ——以合肥老市府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规划”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达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老城中心区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又往往面临着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交通拥堵和空间活力下降等问题。老城中心区的更新是城市更新中最复杂、最具影响力的更新,与城市的结构、功能、定位相关。因此,如何更新老城中心区并且重新焕发其活力,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我国城市目前所处的困境,结合存量规划的背景和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我国几个典型的旧城中心区在面临城市更新时所采取的措施,从空间、功能、交通、景观等方面,整合有效的城市设计实现旧城中心区的更新,为我国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提供有益指导。本文从存量规划背景出发进行相关研究与思考,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五个章节: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研究内容,阐述了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一章)。其次解读理论部分,就城市中心区的不同领域理论、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以及存量规划的研究背景作为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再分析存量规划与老城中心区更新的关系(第二章)。然后收集和研究案例,将调研重点放在较为典型、成功实践较多的沿海地区,对浙江省宁波、杭州、江苏省南京、山东省青岛的老城中心区更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和问卷访谈,注重在城市设计层面研究老城区段的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建筑体量与高度分区、历史传统和城市肌理、街道空间和城市立面、景观体系与绿化空间和人文活动与场所特征等,对城市更新中的设计要素进一步提炼,再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分析其形成良好且具有特色的空间形态和人文环境的要素(第三章)。再然后对存量规划背景下的老城中心区更新提出策略,具体包括开发容量分析、产业业态分析、空间发展模式分析、历史文化传承、市政设施更新、景观环境营造等,并对策略具体阐释(第四章)。最后对存量规划背景下老城中心区更新的设计应用,主要以合肥市老市政府片区地块为例,分析其项目背景、主要现状问题,提出更新思路与框架,最后提出该片区的具体城市更新设计(第五章)。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可以给我国老城中心区的更新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将存量规划作为老城更新的新参考与新视角,从更广阔的层面区研究和探讨老城中心区的更新,实现老城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刘逸飞[3](2020)在《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城市中工业遗存作为存量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成为必然。河流和城市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河流作为城市特殊的生态资源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工业产业和工业空间在城市中的变化,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非核心城市的重要工业城市,石岐河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的空间转型研究具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论文基于以上背景,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在中山城市发展中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模式和策略方法,目的是寻找中山的城市组织形态和工业遗存运转方式的关联逻辑,从面向城市使用者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合理的工业遗存的转型实施框架和整合工业遗存及周边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策略建议,其意义在于为以地方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路径,指导中山及类似城市找到合理利用工业遗存,发挥遗存价值,激发城市相关元素,引起积极联动效应,推动城市渐进地、持续地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转型方法。研究结合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河流两岸工业遗存的演变都不应该是独立发生的事件,两者应当产生相应的关联性以及转变的协同性。找到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结合国内外不同等级城市,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在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指导基础上,对中山的工业遗存研究分为现状研究,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究,提出空间转型策略三部分。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研究部分主要针对划定研究范围内的工业遗存进行“用地空间”“区域空间”两个空间维度的现状描述和特征分类。一方面对工业遗存用地空间所属的属地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另一方面对研究对象所处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价值评估提供基础,也是后文转型研究中价值导向的基本评估要类。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探究通过对中山独特的城市历史环境和石岐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工业遗存背后的不同转型主体的价值偏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格局的变化等内容的探究,提出工业遗存在城市中的形成与未来空间转型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对于工业遗存这类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梳理其在具体的城市语境中的遗存价值、转型主体、技术手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内容都是建立空间转型系统观的必备过程,研究主要从“价值层面”“组织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四个层面提出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影响要素,并在第五章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由此可以指导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并适应城市未来定位和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空间转型的策略提出是针对三四章的现状和要素分析提出转型在空间表现上的措施。从“功能”“密度”“形象”“尺度”“多样性”等五个空间要素的层面对现状进行再总结并提出五点相应的空间转型目标。进而提出工业遗存“公共服务化”“公共空间化”“建筑适应化”三个空间转型策略,结合相应地块的城市设计,建立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转型思路,根据作者参与的中山市海景片区城市设计项目对以上三个空间转型策略在实践中的实施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说明和阐释。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城市的差异性带来的差异性的空间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结果,以历史主义态度和多学科综合视角,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功能”、“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建立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金宇星[4](2020)在《近现代杭州市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杭州市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为对象,剖析近现代该区域城市与西湖相互作用的过程,探讨1895年以后东岸景观形态的要素、类型、演变过程及特征。论文首先梳理了古代的城湖变迁史与演变历程,以此为基础研究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的西湖东岸景观。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演替决定景观形态的尺度与特征。伴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影响景观形态的主要要素也会发生转化。研究以形态要素为基本视角,将研究区域根据空间尺度进行分级,通过对不同时期与各尺度中要素及类型的形成、转化的阐释,从历时性的视角还原了各时期东岸景观形态类型的生成、转化规律,总结不同时期景观形态的拼贴特征、中心变迁与网格演变。本研究认为,1895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与西湖风景名胜保护政策有效执行,东岸的景观形态存在较为稳定的历史延续性。宏观层面,除水网的衰退以外,城湖拓扑结构所塑造的总体关系稳定延续。景观形态演变具有从向心集聚型变为轴线外延拓展型,再到多核集群网络型的总体特征。杭城与西湖在东岸的联系更为有机、关联更为紧密;东岸景观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城湖接续、湖滨相切、西湖入城、城湖一体的过程。中观尺度方面,公园广场作为景观塑造的典型因子是演变趋势的“风向标”,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经过挫折与反思,如今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景观空间互相渗透,以开敞空间为主体,伴随着街道和街区的功能转化,形态与风貌类型多样。节点尺度的空间作为基本单元受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最大,不同程度地体现景观形态的总体特征。总体而言,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及演变完整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城湖关系转化的本性特征。民国以前,东岸作为唯一交界面“界面”清晰,城墙内外关系明确。随着城墙的拆除,城湖关系由接续变为相切再到互通。西湖与杭州在近代后历经曲折的发展,目前的城市建设在逐步恢复东岸的景观形态并进一步发扬其公共活力,湖泊与城市正从物理、视觉上的接续向思维文化层面的城湖一体发展。

周跃花[5](2020)在《高原湖泊驳岸景观设计应用与研究 ——以捞渔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业界对驳岸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大多是驳岸景观对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驳岸景观设计理念等内容,它为城市提供观景、娱乐、休闲等功能。本文研究目的是对昆明市高原湖泊(滇池)驳岸景观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及研究,并且应用于驳岸景观设计当中。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捞渔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它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岸,是滇池东岸众多湿地公园之一。近年来,随着滇池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其已有了较完备的服务设施,依托驳岸和湿地有着相对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如今捞渔河湿地公园已被广大市民及游客所熟知,具有较强的地标性。其逐渐成为广大受众度假休闲、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场所,同时湿地又具有调节生态环境、庇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次调研,发现相关存在的问题,并总结问题的所在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生态水景、水体形态建设及规划、驳岸的处理、亲水景观进行设计提升。并以此为基础对高原湖泊驳岸景观设计提出相应的看法,为我国高原湖泊驳岸景观的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绪论部分重点就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国内外相关驳岸景观的研究成果,同时表明了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部分阐述了驳岸的基本概念和驳岸设计原则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通过分析提出有助于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设计的指导路线;二、三部分分析了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驳岸景观设计之间的特征与差异,经过深入的田野调研强调捞渔河湿地驳岸景观与高原湖泊之关系,寻找相应理论依据;第四部分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的策略与设计原则,从而对其的地域文化、自然资源、城市发展等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设计指明了方向,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沫[6](2020)在《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后工业时代老港区衰败没落的现实背景下,在城市协同发展、有机更新、延续文脉的诉求下,如何运用织补的思想探究城市老港区的更新方法,从而将港区与城市有机缝合,实现港城协同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延,再现港口特色,成为城市港区更新改造过程中亟需关注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阐释以及国内外基于织补理论和港区更新的研究实践综述,初步探索织补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港区更新的策略方法。其次,通过分析研究基于织补重构方法的港区更新实践案例,总结提炼以活力发展为功能导向、以历史遗存为保护核心、以城市格局为织补脉络、以空间环境为环境载体的港区更新规划织补策略方法,以指导本文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以及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再次,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总结提出本文基于织补的港区更新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从城市肌理、功能结构、景观结构、开放空间体系、历史文化要素和生态人居环境六个方面阐述港区更新和景观规划织补方法策略。最后,通过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织补理论方法在城市港区更新和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张璐[7](2020)在《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自信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的形象输出成为了存量规划发展与研究的新方向。相较于新兴发展的城镇片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背景下衍生形成的老城片区正面临众多现实发展矛盾。一方面,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市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逐渐弱化,城市形象的独特性消失,显现出风貌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故老城区风貌更新在城市复兴的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选取延安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延安坐落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山环水绕的自然生境赋予了其多样变化的物质环境和空间特色。故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空间三个层面总结区域特征,并以古代、近代、当代的纵向时间跨度和山水格局、街巷体系、节点标志的横向空间类别梳理老城区的风貌特色要素。进而结合现状揭示出延安老城区城市风貌表达呈现出山水生态安全格局受损、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显现三大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风貌保护和传承发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基于资源特征和城市发展方向,凝练出以山水格局为核心的生态风貌和以红色圣地为核心的文态风貌的更新定位。一方面,以落实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延安老城区的生态风貌更新以“保护生境——完善网络——彰显形象”为目标,对其展开自然生境的保护、绿色格局的搭建以及视觉景观秩序构建的更新策略,凸显生态风貌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另一方面,融合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延安老城区的文态风貌要以“保护文化——凸显标志——细化节点”为目标,对其展开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构建、地标景观意象的营建、文态空间整治的更新策略。采用可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采用GIS平台天际线分析的方法进行高度控制,以保证景观视廊的通视。通过这种更新目标和策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展示文态风貌标志。最后,以风貌特色功能区为控制单元,建立以生态风貌和文态风貌为核心的风貌控制体系,以实现对老城区风貌的有效管控。以保护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风貌定位,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延安老城区的城市风貌更新展开研究,试图探索存量规划下新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老城复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燕茹[8](2020)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文中认为当前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城市病,尤其是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骤减等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洪涝灾害,人们盲目地对河道截弯取直、修筑硬质驳岸,使得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渐丧失,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设施手段,滨水绿廊作为一种线形绿色空间,研究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发挥其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潜能对解决城市严峻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有益的帮助。运用绿色基础设施手段规划的滨水绿廊能够充分发挥各类水体及绿地对雨洪径流的控制能力、缓解洪涝灾害、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显着地生态效益。本文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一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和滨水绿廊的理论进行阐述,对中小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模式进行归纳整理;另一方面对国内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以江西省吉安县禾河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场地现存的主要问题有洪涝灾害频繁、水污染严重、动植物生境受到破坏、景观设施缺失、场地功能不完备等。禾河滨水绿廊的规划设计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1)生态修复;(2)雨洪调蓄;(3)整体连接;(4)功能多样。从中观城市和微观场地的空间尺度上,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将城市滨水绿廊的自然生态与景观功能相结合,构建集雨洪、生态、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滨水绿廊,将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本文探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今后其它中小城市滨水绿廊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陈燕燕[9](2020)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海区景观设计 ——以广西北海市外沙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旧城区复兴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更新转变。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扩张和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海滨城市开始出现衰落的情况。20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森林建设高潮褪去,因产业变革和交通方式转变而衰退的滨海区建设重新回归人们视野,重新开发滨海区特有的人文、景观、产业资源促进海滨城市的复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位于北海市旧城区的外沙岛因发展定位与周边景区相冲突,加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薄弱,发展陷入停滞。此外,在外沙岛西部存在面积较大的棚户区和闲置绿地,这与北海市整体城市建设发展格格不入,以至于外沙岛一度成为了城市中的边缘地带。近年来,在北海市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背景下,对具有良好港口优势的外沙岛进行更新改造,为旧城区重新注入发展活力是北海旧城区发展的重要机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整理国内外滨水区的更新历程,归纳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滨海区更新建设的特征,剖析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国内外滨海区更新建设的实践案例和更新模式加以分析,为外沙岛的更新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详细梳理外沙岛的发展脉络,分析周边用地情况和基地现存问题,整合外沙岛更新建设中有利的更新资源后制定更新目标,确定更新模式,构建相关产业的发展策略,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区更新建设提供保障。最后,根据外沙岛经济、生态、文化等全方面更新的发展目标,从城市“整体”与外沙岛“部分”之间的关系着手,制订外沙岛更新的总体规划,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辅以相关设计图进行说明。希望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公众参与的共同开发建设下实现外沙岛的复兴,进一步带动北海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之成为北海观光旅游的新名片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本文以广西北海市旧城区的外沙岛滨海区为课题研究对象,多方面探究外沙岛有效更新的方法与手段,希望通过外沙岛滨海区更新设计的研究,为我国滨海区全方位更新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也为我国海滨城市更新建设策略的完善贡献绵薄之力。

刘光[10](2020)在《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滨河景观作为城市稀缺的公共资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蕴含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河流受到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滨河景观以及周边城市的环境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改善滨河区的水文质量、强化生态环境、提升植被覆盖率,推动文化向景观的转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文献分析、现场勘察、案例探究,综合分析北支河现状,并通过问卷分析、主成分分析、IPA分析等方法评价北支河景观,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生态环境有待提升、文化体现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整体环境营造法分析北支河宏观空间布局和节点分布特征,将北支河区域划分为边界、基质、斑块、廊道四个部分,分别从河流生态整治、道路、景观节点、建筑等方面进行更新与改造,探索不同尺度下景观优化提升的结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生态学理论、场所理论、有机更新等相关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滨河区更新与改造,解决景观设计趋同化,并起到优化周边自然环境、带动区域景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2)滨河景观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新与改造上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也要发挥滨河景观的优势,带动城市发展。(3)文化和生态是滨河景观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当前滨河景观的关键要素。

二、城市滨水区历史文态与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市湖滨地区整治规划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滨水区历史文态与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市湖滨地区整治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城市更新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1.1 城市更新的概念
    1.2 城市更新行动提出的背景
2 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更新的动因
        2.1.2 城市更新的对象
        2.1.3 城市更新的内容
        2.1.4 城市更新的目标
    2.2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2.3 城市更新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
    2.4 我国城市更新理论
        2.4.1 有机更新理论
        2.4.2 系统更新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城市更新的方法与实践
    3.1 城市更新的步骤及方法
        3.1.1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
        3.1.2 老旧城区的改造更新
        3.1.3 城市工业遗产的更新
        3.1.4 城中村更新
        3.1.5 三旧综合更新改造
    3.2 我国城市更新的实践
        3.2.1 深圳城市更新实践
        (1)1980年代为城市起步阶段。
        (2)1990年代为高速增长阶段。
        (3)2000年代为存量转型阶段。
        (4)2009—2015年为存量发展阶段。
        (5)2016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3.2.2 城市更新的深圳模式
        (1)坚持市场化运作
        (2)创设更新单元制度
        3.2.3 宁波城市更新实践
        3.2.4 城市更新的宁波模式
4 我国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
    4.1 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
        4.1.1 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城市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4.1.2 城市面貌趋同性,缺乏城市特色
        4.1.3 城市问题是形态、社会、经济问题的集中体现,具有长期性
    4.2 新时代中国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
        4.2.1 针对战略的认识更新
        4.2.2 针对环境问题的生态更新
        4.2.3 针对提升人本化幸福感的公共政策更新
5 结语

(2)存量规划背景下的老城中心区更新设计研究 ——以合肥老市府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1.1.2 老城中心区衰退的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存量规划的研究背景解析
        2.1.1 存量规划
        2.1.2 存量空间规划
        2.1.3 存量规划的方式
    2.2 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
        2.2.1 从形体规划论到人本主义思想
        2.2.2 从大规模改造重建到小尺度渐进更新
        2.2.3 从单一的物质层面到可持续发展思想
    2.3 城市中心区理论
        2.3.1 地理学中的城市中心理论
        2.3.2 经济学中的城市中心理论
        2.3.3 规划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4 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基础
        2.4.1 图底关系理论
        2.4.2 场所精神理论
        2.4.3 环境知觉理论
        2.4.4 空间行为理论
    2.5 存量规划与老城中心区更新的关系
        2.5.1 国内老城中心区的现状
        2.5.2 存量规划与老城中心区更新之间的关系
    2.6 小结
第三章 老城中心区更新的相关实践案例研究
    3.1 研究分析的案例概况
        3.1.1 所在城市及所处区位
        3.1.2 案例概况
        3.1.3 更新概述
    3.2 南京民国总统府—长江路地段
        3.2.1 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
        3.2.2 街道空间与城市立面
        3.2.3 建筑体量与高度分区
        3.2.4 历史文脉与城市肌理
        3.2.5 景观体系与节点空间
        3.2.6 场所特征与市民生活
        3.2.7 小结
    3.3 杭州湖滨西市场商业区
        3.3.1 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
        3.3.2 交通体系与地下空间
        3.3.3 街道空间与城市立面
        3.3.4 建筑体量与高度分区
        3.3.5 传统文脉与城市肌理
        3.3.6 景观体系与节点空间
        3.3.7 场所特征与市民生活
        3.3.8 小结
    3.4 青岛栈桥沿岸地区
        3.4.1 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
        3.4.2 街道空间与城市立面
        3.4.3 建筑体量与高度分区
        3.4.4 传统文脉与城市肌理
        3.4.5 景观体系与节点空间
        3.4.6 场所特征与市民生活
        3.4.7 小结
    3.5 宁波三江口地区
        3.5.1 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
        3.5.2 街道空间与城市立面
        3.5.3 建筑体量与高度分区
        3.5.4 传统文脉与城市肌理
        3.5.5 景观体系与开放空间
        3.5.6 场所特征与市民生活
        3.5.7 小结
    3.6 案例总结
        3.6.1 问卷调查总结
        3.6.2 改造的成功与失败总结
    3.7 小结
第四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老城中心区更新策略研究
    4.1 更新思路与对策
        4.1.1 更新思路
        4.1.2 对策框架
    4.2 存量分析
        4.2.1 要素指标比较
        4.2.2 存量开发模式
        4.2.3 容积率挖掘
        4.2.4 开发强度分区构建
    4.3 功能业态分析
        4.3.1 业态构成
        4.3.2 完善老城中心区功能
    4.4 空间模式分析
        4.4.1 功能的立体化组织
        4.4.2 地下空间规划
    4.5 交通体系构建
        4.5.1 公共交通体系构建
        4.5.2 步行网络构建
        4.5.3 街巷空间营造
    4.6 历史文脉传承
        4.6.1 场地肌理延续
        4.6.2 历史建筑保留
        4.6.3 历史空间的更新再利用
    4.7 景观市政更新
        4.7.1 景观绿化
        4.7.2 设施更新
    4.8 小结
第五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老城中心区更新设计应用
    5.1 项目概况及背景分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背景现状
        5.1.3 现状建筑调研分析
        5.1.4 问卷调查
    5.2 主要现状问题
        5.2.1 交通环境拥堵
        5.2.2 步行联系割裂
        5.2.3 商业活力不高
        5.2.4 物质老化严重
        5.2.5 绿色空间紧缺
    5.3 更新思想与原则
        5.3.1 指导思想
        5.3.2 设计原则
    5.4 合肥老市政府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5.4.1 容量控制评估
        5.4.2 更新模式选择
        5.4.3 交通组织改善
        5.4.4 功能组织引导
        5.4.5 历史文脉传承
        5.4.6 市政设施更新
        5.4.7 景观环境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南京旧城中心区调查问卷
附录 B 杭州旧城中心区调查问卷
附录 C 青岛旧城中心区调查问卷
附录 D 宁波旧城中心区调查问卷
附录 E 合肥老市府片区建筑调研现状
附录 F 合肥市老市政府片区调查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1.1.1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1.1.2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
        1.1.3 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1.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1.2.1 工业遗存及相关概念
        1.2.2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1.2.3 保护与转型
        1.2.4 城市空间研究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1.3.3 中山市城市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3.4 地域型工业遗产研究的研究困境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章节结构
        1.5.3 研究框架
        1.5.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联系
        2.1.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2.1.2 工业遗存的地方性理论
        2.1.3 工业遗存与城市触媒理论
        2.1.4 城市空间研究与空间生产理论
        2.1.5 城市空间转型与目标系统理论
    2.2 工业遗产转型相关案例模式
        2.2.1 以平衡城市功能为主的转型模式
        2.2.2 以改善城市生态主的转型模式
        2.2.3 以保护城市文化为主的转型特征
第三章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空间形态描述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3.1.1 研究范围及调研对象
        3.1.2 工业遗存用地空间
        3.1.3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
    3.2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用地空间现状
        3.2.1 现存工业遗存用地概况
        3.2.2 现存工业遗存构成与特征
    3.3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现状
        3.3.1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的空间形态要素现状描述
        3.3.2 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的特征分类
    3.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典型工业遗存调研与分析
        3.4.1 B1A1类型工业遗存——疏浚公司
        3.4.2 B1A2类型工业遗存——石岐仓库
        3.4.3 B2A1类型工业遗存——食出仓库
        3.4.4 B2A2类型工业遗存——土出仓库
        3.4.5 B2A3类型工业遗存——石岐玻璃总厂
        3.4.6 B3A1类型工业遗存——中山食品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要素探究
    4.1 社会层面: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语境变迁
        4.1.1 中山市近代城市历史演变背景
        4.1.2 石岐河两岸滨水地域特色
    4.2 组织层面:主体互动关系与决策分化
        4.2.1 政府推动工业遗存转型的城市更新政策
        4.2.2 工业企业的遗留与转变
        4.2.3 开发商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4.2.4 公众生产和消费的双重主体
    4.3 价值层面: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价值演替
        4.3.1 中山市产业布局升级与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4.3.2 中山市工业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肌理变化
        4.3.3 特殊事件的推动:以石岐公园为例的工业遗存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4.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4.4.1 价值层面
        4.4.2 组织层面
        4.4.3 决策层面
        4.4.4 技术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提出
    5.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概述
        5.1.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
        5.1.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整体布局
        5.1.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施框架
    5.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现状问题再认识
        5.2.1 功能地位薄弱
        5.2.2 密度肌理冲突
        5.2.3 形象特色消失
        5.2.4 联系尺度割裂
        5.2.5 价值导向困惑
    5.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目标
        5.3.1 承接城市功能多样性
        5.3.2 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5.3.3 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5.3.4 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5.3.5 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5.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
        5.4.1 工业遗存的“公共服务性”
        5.4.2 工业遗存的“公共空间化”
        5.4.3 工业遗存的“建筑适应性”
    5.5 中山市石岐区海景片区城市设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
        5.5.1 旧工业用地性质的转化与新内容的策划
        5.5.2 基于内容策划的功能整合
        5.5.3 原有交通系统适应城市交通的再规划
        5.5.4 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
    5.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近现代杭州市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景观形态及形态类型分析
        1.4.2 杭州西湖的演变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形态类型分析与演变阶段划分
    2.1 形态类型分析
        2.1.1 景观形态要素
        2.1.2 分析内容的说明
    2.2 东岸景观形态的演变阶段划分
    2.3 古代东岸演变简述
        2.3.1 古代东岸景观的演变简述
        2.3.2 古代东岸的演变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转折期(1895~1926年)——城湖接续至湖滨相切
    3.1 转折期的时空史背景
    3.2 景观形态演变的单要素分层分析
        3.2.1 自然山水
        3.2.2 城市整体形态
        3.2.3 公园与广场
        3.2.4 街道与街区
        3.2.5 公共节点
        3.2.6 个人节点
    3.3 景观形态演变的区域综合分析
        3.3.1 单要素的形态类型分析总结
        3.3.2 景观形态的拼贴特征
        3.3.3 景观形态的中心变迁
        3.3.4 景观形态的网格演变
    3.4 本章小结
4 革新期(1927年~1977年)——湖滨相切至西湖入城
    4.1 革新期的时空史背景
    4.2 景观形态演变的单要素分层分析
        4.2.1 自然山水
        4.2.2 城市整体形态
        4.2.3 公园与广场
        4.2.4 街道与街区
        4.2.5 公共节点
        4.2.6 个人节点
    4.3 景观形态演变的区域综合分析
        4.3.1 单要素的形态类型分析总结
        4.3.2 景观形态的拼贴特征
        4.3.3 景观形态的中心变迁
        4.3.4 景观形态的网格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成熟期(1978年至今)——西湖入城至城湖一体
    5.1 成熟期的时空史背景
    5.2 景观形态演变的单要素分层分析
        5.2.1 自然山水
        5.2.2 城市整体形态
        5.2.3 公园与广场
        5.2.4 街道与街区
        5.2.5 公共节点
        5.2.6 个人节点
    5.3 景观形态演变的区域综合分析
        5.3.1 单要素的形态类型分析总结
        5.3.2 景观形态的拼贴特征
        5.3.3 景观形态的中心变迁
        5.3.4 景观形态的网格演变
    5.4 本章小结
6 近现代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演变(1895年至今)
    6.1 景观形态的要素分析结果
        6.1.1 形态要素的类型进程
        6.1.2 形态类型的演变特征
    6.2 景观形态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归因
        6.2.1 形态区域的演变特征
        6.2.2 形态演变的驱动归因
    6.3 景观形态的拓扑规律探究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高原湖泊驳岸景观设计应用与研究 ——以捞渔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课题目的
        2.研究课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述
        1.国内理论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相关驳岸景观发展的实践历程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
        2.田野调查法
        3.案例研究法
        4.访谈法
        5.问卷调查法
    (六)研究框架
    (七)本章小结
一、驳岸景观研究综述
    (一)驳岸的基本概念
    (二)驳岸的分类
    (三)、驳岸景观设计的特点
        1.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与稳定
        2.美化驳岸景观可增强愉悦感
        3.发掘历史与人文
    (四)驳岸景观自然资源面临形势
        1.驳岸景观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2.驳岸景观自然资源的机遇和威胁
    (五)驳岸景观生态设计理论基础
    (六)驳岸景观的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2.地域性原则
        3.安全性原则
        4.美观性原则
    (七)驳岸景观的亲水性
        1.驳岸景观的亲水性特征
        2.驳岸景观的亲水性原则
    (八)驳岸景观案例评析及存在的问题
        1.硬质人工驳岸景观多样性的缺失
        2.驳岸植物群落与种植方式单一
        3.亲水设施使用率较低
        4.存在安全隐患
        5.驳岸与景观道路连接不畅
    (九)国内外滨水驳岸案例分析
        1.国外案例——以布里斯班南岸设计为例
        2.国内实践案例——京杭大运河滨水区为例
    (九)本章小结
二、高原湖泊的景观特征
    (一)高原湖泊驳岸的概念
        1.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概述
        2.高原湖泊的历史沿革
    (二)高原湖泊驳岸环境分析
        1.地质地貌特征
        2.高原湖泊驳岸景观的人文环境
    (三)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的区别
        1.高原湖泊的地理分析
        2.平原湖泊的地理分析
    (四)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季节气候差异
        1.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气候分析
        2.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气温分析
        3.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风向分析
        4.高原湖泊与平原湖泊水文分析
    (五)本章小结
三、高原湖泊与驳岸景观的关系
    (一)高原湖泊与驳岸景观的内在联系
        1.驳岸景观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
        2.驳岸景观防洪设计的一般原则
        3.防洪堤的形式与景观
        4.防洪堤的眺望空间设计
        5.透水性铺装对驳岸景观防洪体系的作用
    (二)高原湖泊周边公园驳岸景观设计特征
        1.海埂公园驳岸景观的特征
        2.大渔公园驳岸景观的特征
        3.下海埂湿地驳岸景观的特征
        4.海晏村驳岸景观的特征
    (五)本章小结
四、捞渔河湿地驳岸景观特色的评价体系
    (一)捞渔河湿地公园的文化资源
    (二)捞渔河湿地公园项目概况
        1.捞渔河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分析
        2.捞渔河湿地公园水净化系统分析
        3.捞渔河湿地公园气候条件分析
        4.捞渔河湿地公园自然要素环境分析
        5.捞渔河湿地公园人流数据分析
        6.捞渔河湿地公园餐饮点分析
    (三)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设计分析
    (四)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的潮汐分析
    (五)捞渔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1.捞渔河湿地公园景观分析
        2.捞渔河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分析
        3.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线的材料分析
    (六)捞渔河湿地公园内部交通分析
    (七)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现状分析
    (八)本章小结
五、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设计改造与应用
    (一)捞渔河湿地公园项目概况
    (二)捞渔河湿地公园与驳岸景观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
    (三)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开发的目标
    (四)捞渔河湿地公园驳岸景观的提升设计与应用
        1.捞渔河湿地公园综合性游乐区驳岸景观提升设计与应用
        2.捞渔河湿地公园花卉观赏区驳岸景观提升设计与应用
        3.捞渔河湿地公园休闲区驳岸景观提升设计与应用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6)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滨水区和港区改造复兴的趋势
        1.1.2 城市更新中旧城保护、文化重塑的城市发展趋势
        1.1.3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修补”的转型发展理念
        1.1.4 日照石臼海龙湾片区的转型契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解析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港口
        2.1.2 港区
        2.1.3 港区景观
    2.2 织补理论解析
        2.2.1 织补理论概述
        2.2.2 织补的要素
        2.2.3 织补的步骤
        2.2.4 景观织补
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3.1 织补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3.1.1 国外研究实践进展
        3.1.2 国内研究实践进展
        3.1.3 小结
    3.2 港区更新研究与实践进展
        3.2.1 港区更新研究进展
        3.2.2 港区更新实践进展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实践总结
4 基于织补重构的港区更新改造实践案例研究
    4.1 汉堡港口新城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策略
        4.1.3 案例借鉴
    4.2 悉尼达令港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策略
        4.2.3 案例借鉴
    4.3 荷兰鹿特丹南部岬角港区
        4.3.1 案例概况
        4.3.2 设计策略
        4.3.3 案例借鉴
    4.4 芝加哥南工厂港区
        4.4.1 案例概况
        4.4.2 设计策略
        4.4.3 案例借鉴
    4.5 法国马赛港
        4.5.1 项目概况
        4.5.2 设计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悉尼高线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设计策略
        4.6.3 案例借鉴
    4.7 小结——世界港城更新发展对本文的启示
        4.7.1 重整功能——以活力发展为导向
        4.7.2 注重保护——以历史遗存为核心
        4.7.3 织补网脉——以城市格局为脉络
        4.7.4 营造空间——以空间环境为载体
5 织补理论下的港区更新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5.1 港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5.1.1 港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5.1.2 景观规划设计织补要素筛选
    5.2 基于织补的港区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5.2.1 织补延续城市肌理
        5.2.2 整合城市功能结构
        5.2.3 织补缝合城市绿脉
        5.2.4 营造多层开放空间
        5.2.5 串联历史文化要素
        5.2.6 合理配置植物景观
6 研究实践——日照石臼海龙湾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城市概况
        6.1.2 上位规划
        6.1.3 区位条件
        6.1.4 历史文化
    6.2 现状特征分析
        6.2.1 现状用地分析——活力特色不足
        6.2.2 现状交通分析——港城交通阻隔
        6.2.3 现状遗存分析——分布呈碎片化
        6.2.4 现状建筑分析——更新重建并存
        6.2.5 现状产业分析——品质发展落后
        6.2.6 现状绿地分析——绿地空间缺乏
        6.2.7 现状综合分析——规划改造空间
        6.2.8 SWOT分析
    6.3 规划设计理念构思
        6.3.1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6.3.2 总体理念构思
        6.3.3 规划设计定位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港区更新规划
        6.4.1 用地布局更新规划
        6.4.2 空间结构更新规划
        6.4.3 产业布局更新规划
        6.4.4 交通体系更新规划
    6.5 总体景观规划
        6.5.1 景观体系结构规划
        6.5.2 景观功能分区规划
        6.5.3 景观风貌分区规划
        6.5.4 景观历史文化廊道规划
    6.6 总体景观设计
        6.6.1 景观设计范围
        6.6.2 总平面图及鸟瞰
    6.7 重点地段景观详细设计
        6.7.1 领事馆街历史文创片区
        6.7.2 石臼老街历史文化片区
        6.7.3 铁路遗址公园休闲片区
        6.7.4 海龙湾滨海活力片区
    6.8 专项规划设计
        6.8.1 景观视线规划
        6.8.2 景观植物规划
        6.8.3 景观道路规划
        6.8.4 游憩活动策划
        6.8.5 设施改造规划
        6.8.6 城市建筑风貌规划
        6.8.7 服务设施规划
        6.8.8 照明设施规划
        6.8.9 分期建设规划
    6.9 技术经济指标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7)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热点
        1.1.3 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1.3.2 国内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1.3.3 国内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延安老城区的环境特征
    2.1 延安老城区概况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势
        2.2.2 山川水脉
        2.2.3 气候条件
        2.2.4 植被资源
    2.3 人文环境特征
        2.3.1 黄土风情特色的民居建筑
        2.3.2 表征革命圣地的红色遗迹
        2.3.3 延续历史文化的府城格局
        2.3.4 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空间环境特征
        2.4.1 山—水—城的空间格局
        2.4.2 空间功能
    2.5 本章小结
3.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的时空构成及问题
    3.1 行政建制的历史沿革
    3.2 延安老城区风貌历时结构要素
        3.2.1 古代老城区风貌的生成
        3.2.2 近代老城区风貌的发展
        3.2.3 当代老城区风貌发展的停滞
    3.3 延安老城区风貌空间结构要素
        3.3.1 山水格局
        3.3.2 街巷体系
        3.3.3 节点标志
    3.4 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
        3.4.1 山水生态安全面临破损危机
        3.4.2 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
        3.4.3 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突出
    3.5 本章小结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的思路框架
    4.1 延安老城区的保护要求
        4.1.1 基于风貌保护的上位规划解读
        4.1.2 延安老城区风貌保护内容
    4.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更新定位
        4.2.1 市域内延安老城区的功能定位
        4.2.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定位
    4.3 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路径探讨
        4.3.1 生态风貌更新思路
        4.3.2 文态风貌更新思路
    4.4 本章小结
5.顺应山水格局的老城区生态风貌提升
    5.1 保护生境:生态基底的保护
        5.1.1 保护“三山”山体完整
        5.1.2 山林修复
        5.1.3 水体治理
    5.2 完善网络:绿网格局的搭建
        5.2.1 构建山水廊道
        5.2.2 增加绿地斑块
    5.3 彰显形象:山—水—城景观秩序的构建
        5.3.1 景观秩序的图景分析
        5.3.2 山—水—城景观秩序风貌控制
    5.4 本章小结
6.承继历史文脉的老城区文态风貌整治
    6.1 保护文化:文态风貌的保护结构
        6.1.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6.1.2 风貌特色功能区的划分
        6.1.3 文态网络的构建
        6.1.4 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组织
    6.2 凸显标志:地标景观意象的可视表达
        6.2.1 以宝塔为核心营建地标景观意象
        6.2.2 基于GIS的地标景观可视性分析
        6.2.3 基于GIS的文态网络与地标景观之间的可视性分析
        6.2.4 建立延安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
    6.3 细化节点:文态空间的整治
        6.3.1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文态空间环境提升
        6.3.2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建筑高度控制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延安老城区风貌存在问题及更新策略
        7.1.2 延安老城区风貌控制体系与内容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绿色基础设施与滨水绿廊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绿色基础设施
        2.1.1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概念
        2.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滨水绿廊
        2.2.1 滨水绿廊相关概念
        2.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其他相关概念研究
        2.3.1 城市河道及蓄滞洪区
        2.3.2 可持续雨水管理
        2.3.3 生态修复
    2.4 小结
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滨水绿廊相关实践
    3.1 国外实践案例
        3.1.1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三一河廊道规划设计
        3.1.2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河绿色廊道——工业河流的绿色基础设施
        3.1.3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3.2 国内实践案例
        3.2.1 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生态廊道
        3.2.2 重庆云阳环湖公园绿色廊道
    3.3 小结
4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 中小城市近郊地区滨水环境的特点
        4.1.1 生态干扰程度低,易发生季节性洪涝灾害
        4.1.2 人口集聚区污染严重
        4.1.3 用地类型单一,建设开发程度低
        4.1.4 功能需求大,具有整体性开发优势
    4.2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规划原则
        4.2.1 自然生态性原则
        4.2.2 防洪安全性原则
        4.2.3 整体连通性原则
        4.2.4 景观功能性原则
        4.2.5 文化展示性原则
    4.3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规划设计策略
        4.3.1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模式
        4.3.2 中小城市近郊地区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策略
    4.4 技术方法
        4.4.1 可持续雨水管理技术
        4.4.2 生态修复技术
    4.5 小结
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吉安县禾河滨水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发展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1.3 吉安县自然地理概况
        5.1.4 上位规划解读
        5.1.5 场地定位
    5.2 场地分析
        5.2.1 场地历史文化
        5.2.2 现状用地分析
        5.2.3 现状村落分析
        5.2.4 现状交通分析
        5.2.5 现状水文分析
        5.2.6 现状竖向分析
        5.2.7 现状动植物分析
        5.2.8 现状问题总结
    5.3 目标与策略
        5.3.1 设计依据
        5.3.2 设计愿景
        5.3.3 功能定位
        5.3.4 设计目标
        5.3.5 设计策略
    5.4 总体规划
        5.4.1 总平面图
        5.4.2 功能分区
        5.4.3 规划结构
        5.4.4 鸟瞰图
    5.5 分区设计
        5.5.1 北部生态带
        5.5.2 中部郊野带
        5.5.3 南部活力带
    5.6 专项设计
        5.6.1 竖向专项设计
        5.6.2 雨水管理专项设计
        5.6.3 驳岸专项设计
        5.6.4 种植专项设计
        5.6.5 生境专项设计
        5.6.6 交通专项设计
        5.6.7 游憩专项设计
        5.6.8 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5.6.9 技术经济指标
    5.7 小结
6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
致谢
附件

(9)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海区景观设计 ——以广西北海市外沙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滨水区更新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国外滨水区更新建设的发展沿革
        一、工业革命时期的缓慢发展
        二、二战后的高速发展
        三、人本主义的觉醒
    第二节: 国内滨水区更新建设的发展沿革
        一、古代滨水区建设的缓慢发展
        二、近现代滨水区更新的初步探索
        三、现代化更新建设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国内外滨水区更新的开发模式
        一、政府主导
        二、企业主导
        三、政企结合
        四、公众自主更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滨海区景观更新相关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外相关案例
        一、经济振兴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二、生态保护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三、人文延续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四、综合开发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第二节: 国内相关案例
        一、经济振兴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二、生态保护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三、人文延续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四、综合开发型滨海区景观更新
    第三节: 我国滨海区更新的不足之处
        一、更新类型单一
        二、空间结构呆板
        三、环境资源整合不充分
        四、缺乏公众参与
    第四节: 更新实践对课题研究启示
        一、优化区位,建设连贯交通
        二、构建合理空间结构,实现生态平衡
        三、整合区域资源,创建人文景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滨海区更新设计原则及策略
    第一节: 滨海区构成要素与功能类型
        一、构成要素分析
        二、功能类型分析
    第二节: 滨海区更新的现实驱动与设计原则
        一、滨海区更新的现实驱动
        二、滨海区更新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滨海区更新的策略与方法
        一、滨海区更新的设计策略
        二、滨海区更新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践——广西北海市外沙岛景观更新设计
    第一节: 基地现状分析
        一、更新改造背景
        二、周边用地情况
        三、辐射区域整体城市建设概况
    第二节: 外沙岛空间结构特征与存在问题
        一、空间结构特征
        二、外沙岛建设现存问题
    第三节: 外沙岛的景观资源评价与更新策略
        一、更新诱因
        二、外沙岛景观更新资源的整合及评价
        三、更新目标与更新策略
    第四节: 外沙岛更新建设的更新模式与总体规划
        一、更新模式
        二、景观格局的总体规划
        三、交通网络建构
    第五节: 外沙岛更新建设的景观营造
        一、生态景观更新
        二、建筑景观更新
        三、人文景观更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
致谢

(10)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进展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城市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的基础理论及实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概念
        2.1.2 滨河景观概念
        2.1.3 更新改造概念
    2.2 国内外滨河开发案例分析
        2.2.1 国外城市滨河区改造经验
        2.2.2 国内城市滨河区改造经验
        2.2.3 经验总结
        2.2.4 研究启示
    2.3 城市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2 场所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有机更新理论
    2.4 小结
3 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的方法
    3.1 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的体系构建
        3.1.1 整体结构
        3.1.2 细部构造
    3.2 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要素
        3.2.1 功能要素
        3.2.2 生态要素
        3.2.3 文化要素
    3.3 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的方法
        3.3.1 整体环境营造法
        3.3.2 景观生态格局法
        3.3.3 滨河景观元素表达手法
    3.4 小结
4 北支河现状分析与评价
    4.1 北支河现状
        4.1.1 上位规划分析
        4.1.2 北支河概况
    4.2 问卷分析
        4.2.1 基础调研信息
        4.2.2 居民对北支河景观的感知结果
        4.2.3 结果分析
    4.3 北支河现状评价
        4.3.1 生态适宜性评价
        4.3.2 北支河区域文化评价
        4.3.3 北支河景观优势与不足
    4.4 小结
5 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实践
    5.1 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规划导则
        5.1.1 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目标
        5.1.2 开封市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原则
        5.1.3 开封市滨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理念
    5.2 总体布局划定
    5.3 北支河景观格局优化
        5.3.1 边界
        5.3.2 廊道
        5.3.3 斑块
        5.3.4 基质
    5.4 景观构成要素提升
        5.4.1 历史文化要素
        5.4.2 生态要素
        5.4.3 功能设施要素
    5.5 滨河景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5.1 政府引领,全面推进
        5.5.2 优化拆迁政策,完善基础功能
        5.5.3 塑造滨河主题,公共参与开发
6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城市滨水区历史文态与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市湖滨地区整治规划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J]. 刘伯霞,刘杰,程婷,王田,何强. 中国名城, 2021(07)
  • [2]存量规划背景下的老城中心区更新设计研究 ——以合肥老市府片区为例[D]. 张慧.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D]. 刘逸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近现代杭州市西湖东岸的景观形态及其演变研究[D]. 金宇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高原湖泊驳岸景观设计应用与研究 ——以捞渔河湿地公园为例[D]. 周跃花.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6]基于织补理论的港区更新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日照石臼海龙湾为例[D]. 李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D]. 张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D]. 陈燕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海区景观设计 ——以广西北海市外沙岛为例[D]. 陈燕燕. 苏州大学, 2020(04)
  • [10]开封市北支河景观更新与改造研究[D]. 刘光.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城市滨水区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延续——以杭州滨湖区改造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