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伊甸园——精神荒原——析《喧哗与骚动》中的伊甸园原型意象(论文文献综述)
孔瑞[1](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张津津[2](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廖衡[3](2019)在《“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着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扞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谭志强[4](2019)在《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着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关注人们的精神信仰状况,尤其是处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困境与宗教信仰的衰落。他的小说题材十分广泛,有历史题材、家庭婚姻题材、异域文化题材、神话题材等,但是这诸多题材的选取都围绕着人们的精神与信仰这一核心。通过他众多的小说作品,可以看到美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变迁,特别是受理性主义和消费文化冲击,人们的精神信仰逐渐衰落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人们因为物质主义的满足而放弃上帝信仰,通过纵情声色以填补精神空虚的侵扰,甚至通过吸毒、加入邪教组织以及自杀等极端方式,在短暂刺激中掩盖内心的极度空虚与精神的无所依靠。这一历史文化语境既是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的切入点,也是他小说创作意图的落脚点。但是,厄普代克小说的宗教救赎意图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往往因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点而被遮蔽,甚至被误读。读者往往看不到厄普代克隐含在小说中的救赎意图,却通常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性描写以及美国小镇文化中的滥性生活方式,甚至因此把厄普代克当作一个色情小说家;在有些研究者看来,即便能从小说中看到厄普代克对丧失上帝信仰之后所描述的精神“荒原”景象,但是却看不到作者对如何面对和走出这片精神荒原的观点立场,更找不到作者对此困境所提供的导引之路,由此也引发评论界质疑厄普代克“无话可说”等争议。本文即从厄普代克小说的争议性入手,通过分析其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是丹麦神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和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神学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围绕叙事和救赎的关系,研究厄普代克小说叙事中的宗教内涵,以及如何把宗教救赎的意图艺术化地转换为小说叙事。这些研究深入解读了其小说作品争议性的深层原因,从而有效消除误读。论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厄普代克生平及创作经历,并围绕其小说引发的争议,提出厄普代克的小说创作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宗教救赎是他创作的核心意图,他的小说叙事同宗教救赎密切相关,也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深蕴宗教内涵的小说叙事形式。第一章论述厄普代克救赎叙事的起点和现实原因,即美国社会因为丧失上帝信仰而导致的文化困境和人们的精神困境。通过对牧师的失职、把性当作一种应急宗教以及影视对上帝信仰的取代等现代“幻象”揭示,来表现厄普代克对美国宗教信仰现状的审视与批判。第二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一“处境化叙事”。结合克氏神学处境论中的“恐惧”及两难选择,分析了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及婚姻小说中的道德困境与处境化重述问题,探讨了厄普代克在小说创作中如何把一个现实困境艺术地转换为宗教意义上的人的处境,从而在宗教意义上探寻解困之路,比如对新型的两性关系的探索。第三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二“悲剧化叙事”。结合克氏在基督教层面上对传统悲剧性的重释,以及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辨析了厄普代克小说悲剧性与传统悲剧性的区别,指出了其悲剧性的宗教内涵和悲剧性结构是建立在人神关系框架内人对上帝的背离这一基础之上,同时其悲剧性所引发的绝望是走向人神关系重建和获得精神救赎的途径。本章结合厄普代克小说文本,重点探讨了悲剧性的喜剧化表达形式,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欲望主题与悲剧性的生成关系等悲剧化叙事问题,并对悲剧性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进行了阐述。第四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三“无权威化叙事”。提出了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无权威化叙事具有宗教内涵和救赎意图,意在通过这一叙事模式,构建读者与小说文本的直接对话交流关系,从而激发读者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能力。本章结合小说文本,从独白式叙述、反英雄形象塑造、琐碎化叙事等方面论述了无权威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从交流的角度分析了厄普代克小说中有关对话设计在反映人物形象内心镜像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话的“失语”、“错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厄普代克在小说创作中通过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种叙事模式表达了他的小说救赎意图。三种叙事模式是小说救赎叙事的展开方式,它们在救赎叙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却又作为一个有机体统一于救赎这一总的叙事意图之中。论文通过对这三种叙事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及对精神救赎意图实现效果的解读,论证了厄普代克的小说创作不是个人的呢喃和无话可说,而是隐藏着明确的救赎意图。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他对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信仰状况的担忧与思索,并且在传达这一救赎意图时还体现出较强的艺术自觉。
王禄萍[5](2018)在《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原罪意识》文中认为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力极为深远,成为继莎士比亚后被研究最多的英语作家,而其经典作品《喧哗与骚动》更是享誉世界。过去学者将眼光放在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种族主义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注意到福克纳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西方神学理论也为我们研究其作品提供了新的视域。本文选取了基督教文化中的基本概念“原罪”,以《喧哗与骚动》为主,兼论其他作品,从不同角度探究福克纳在文本中呈现出的原罪意识背后,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救赎观。本文主要分三个层次展开,综述如下:一、首先从福克纳的宗背景入手介绍了他的原罪意识及其在众多小说中的体现,在其中概述了原罪概念所涉及的理论背景和发展脉络。二、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加尔文对原罪的定义,以小说《喧哗与骚动》为主,从个人罪恶、家庭罪恶、社会罪恶三种不同的层次探讨福克纳的原罪意识。三、解析福克纳多层次的救赎观。分析设置班吉这一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文本救赎;分析小说与圣经框架对应的平行模式,揭示福克纳企图为迷途的现代人找寻希望与出路的深层救赎意识。最后得出结论,福克纳在文本中体现出的原罪意识和救赎观念,照亮了人们的生存现状,对“罪”的洞察和反省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生的希望。
高红梅[6](2017)在《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圣杯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意象。它反复出现于中世纪文学及艺术作品中,尤其是以亚瑟王为题材的骑士文学作品,仅西欧各国就多达几十本。其中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是第一部以圣杯意象为核心的骑士传奇,他所开创的圣杯追寻的母题被后世很多作家所继承,并对欧洲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圣杯意象仍持续被影视、戏剧、网络游戏等大众传媒重新演绎,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表明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杯意象是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它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分别以此为起点和中心线索,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圣杯意象内涵的不断变化进行梳理与论述,以揭示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导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从而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圣杯追寻是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一种类型,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圣杯原型,圣杯原型在后世文学中不断被置换,它具有符号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梳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沉潜的过程。第二章首先考证圣杯意象的原始神话渊源、凯尔特渊源和基督教渊源,三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都过分强调其中某种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还以中世纪的圣杯传奇为对象,探讨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具体分析从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沃尔夫拉姆的《帕西法尔》、罗贝尔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到希伯来版本《亚瑟王》,说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解析《亚瑟王之死》中圣杯追寻与亚瑟王朝的衰落,论证15世纪时世俗价值已逐步流行。综合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与圣杯意象基督教化过程的考察,揭示中世纪圣杯意象是基督教统合东方两河流域文明、西方蛮族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成果,是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第三章探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圣杯意象从衰落到沉寂的过程及其原因。从文化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明,是圣杯意象衰落、沉寂的原因。而亚利欧斯多的《疯狂的奥兰多》、斯宾塞的《仙后》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见证了从嘲讽骑士精神到瓦解骑士文学的历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从19世纪到20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与质疑、变异与解构,从而揭示圣杯意象的现代化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圣杯意象,圣杯传奇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复兴,华兹华斯的《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丁尼生的《国王叙事诗》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是其中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三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有的作家对圣杯幻象是持质疑态度的,有的作家则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交锋,这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典型的思想论争。第五章介绍20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具体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艾略特的《荒原》、怀特的《残缺骑士》和洛奇的《小世界》中圣杯意象的置换变形,揭示圣杯意象不断被世俗化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圣杯意象在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走向了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圣杯。由此,圣杯意象的现代化也逐渐完成。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探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前十年圣杯意象的重塑与兴盛。这一时期圣杯意象的重塑是从颠覆圣杯的基督教传统开始,《圣血与圣杯》将耶稣由神还原成人间国王,认为圣杯象征耶稣王室的血脉和抹大拉的子宫。丹·布朗从《圣血与圣杯》中得到启示,以圣杯、玫瑰和Ⅴ型符号等组成圣杯意象符号体系,重新挖掘女性崇拜的思想,以建构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虽然《圣杯奇谋》以传统的契约结构安排情节,却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和平等人类普世价值的祈愿与追寻。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圣杯意象也被塑造成多种表现形式,传播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结语,探讨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圣杯意象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意象的流变,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体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圣杯意象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以及生命意识的焦虑,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不断被世俗化是圣杯意象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刘玉菡[7](2017)在《《圣经》主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借用和变形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圣经》中体现的如原罪与救赎、上帝创世、末日审判、寻找圣父等主题,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精神内涵。通过研究作家对《圣经》的借用和变形,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意,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家和作品的伟大之处。本文旨在就二十世纪文学对圣经故事的借用和变形的情况作以梳理,并取几个例子详细说明。
何敬[8](2015)在《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愚人形象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但他们大都像舞台剧上的道具一般,简单粗陋,被作者一笔带过,扮演跑龙套的角色。然而这一形象在福克纳的笔下却绝非一般的存在,在作家那“邮票大的王国中”,受到研究和关注最多的是班吉,这个白痴的意识流叙事是《喧哗与骚动》中最精彩的部分,班吉的叙事为小说其他三个部分奠定了基调;瓦达曼叙述了《我弥留之际》的十个章节,他的儿童叙事角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知的角度看待本德仑家族;《押沙龙,押沙龙!》中吉姆·邦德虽然在最后才出现,但是他的哀嚎却是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艾克·斯诺普斯在文本中对母牛十五页的呓语充分表现了福克纳的浪漫主义诗人情怀。愚人形象是福克纳塑造的人物画廊中的独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作者赋予了这些形象震撼人心的力量,深入发掘他们在福克纳艺术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课题值得研究和关注。论文以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小说叙事方式、《圣经》文学和隐喻,将白痴班吉、吉姆·邦德、艾克·斯诺普斯,弱智儿童瓦达曼归类为“愚人形象”进行解读。并且试图在其中梳理出愚人形象在福克纳创作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解构福克纳通过“愚人形象”对人类命运的阐释和思考。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对于论文选题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论文的立意及写作目的。正文部分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愚人叙事角度出发,将愚人叙事分为两个部分:叙事者和叙事中的愚人进行分析。主要从小说写作的意识流手法、儿童叙事、反衬等角度分析了班吉等人物形象在小说叙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了愚人形象与《圣经》文学的渊源,基督教文化对福克纳的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表现在了福克纳的小说中,尤其是他在塑造愚人形象时所使用的多种手法。本章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置换变形理论对班吉与耶稣的倒置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萨德本家族和本德仑家族与圣经文学的原型关系。第三章论述了愚人形象在福克纳小说中的隐喻,从边缘人和隐喻的角度,分析了作家通过愚人形象表现出的对南方世界的眷恋,对现代文明的讽刺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注。第四章主要的视角集中在作家福克纳本人,探讨了福克纳与美国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福克纳在精神上与愚人形象的合体。论文的价值在于通过福克纳小说中这一并不显眼的群体——愚人形象,探讨他们在福克纳小说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愚人形象是作家无意为之,又或者是福克纳有意刻画的生动灵魂,无论如何,他们都承载着作家对生命的哲思,对人性的思考。
李慧利[9](2014)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原始主义倾向探析》文中认为原始主义是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发展于二十世纪的世界性文化思潮。它以原始回归为目标,歌颂原初时代纯天然的家园环境与健康具有活力的生命形态,并在对原初时代理想人物的塑造中赞美他们纯真质朴的性灵状态和丰富热烈的情感,同时反思现代科技文明。在推崇原始的本真与反思现代文明中给人类寻找灵魂的出路。马尔克斯生活在二十世纪以来物质化的现代社会,其作品中呈现出浓厚的原始回归倾向,主要呈现为原始的生存状态(原始题旨)以及原始的诗性智慧。这种倾向不仅来源于他童年在拉丁美洲独特的个人经验,还来自于马尔克斯青年时期对原始主义作家比如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模仿学习。作为原始主义世界性思潮中的一员,马尔克斯在其作品中展露出的原始回归倾向不仅是作家为人类寻找的一种诗意栖居的出路,也是处在非理性主义思潮中艺术对人存在命运的终极性关怀。本文分四章分析克斯作品中的原始主义倾向。第一章从童年的深刻体验、青年时期的文学经验积累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中出现原始主义倾向的渊源。第二章分析其作品中呈现出的原始题旨,一方面表现为原始自然、宗教、民俗等外在表现形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原初时代人类深层健康生命意识的赞颂,即死亡与重生的生命循环,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爱欲。第三章探讨作品中呈现的诗性智慧,即原始的艺术思维方式,这种艺术思维方式表现为神话的回归、狂欢化色彩等。第四章分析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创作倾向所在的现代主义文化语境:非理性主义肆意表现、超现实主义运动熏染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原始主义文学对当代社会人类生存命运的拯救意义。
吴玲英[10](2013)在《基督式英雄:弥尔顿的英雄诗歌三部曲对“内在精神”之追寻》文中指出约翰·弥尔顿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诗人。对于其英雄诗歌三部曲《失乐园》、《复乐园》和《斗士参孙》,评论家长期以来往往进行单个的研究,有时甚至是支离的阐释,而对三部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识不够,对诗人在整个西方英雄诗歌传统中的地位把握不足。本研究将综合运用原型批评、互文性、心理分析、历史主义、陌生化原则、女性主义等批评方法,从弥尔顿本人的神学思想切入,细致深入地研究弥尔顿的四个文本:神学着作《基督教教义》和英雄诗歌三部曲,对弥尔顿的“英雄”主题展开系统的研究。弥尔顿在着作里竭力拉近人与上帝的距离,使人对自己能成长为“英雄”还是沦落为恶人而负有完全的责任。弥尔顿反复强调,人不只具有“神一样的”外在品质,而且具有“神一样的”内在美德。弥尔顿的三部曲艺术地呈现出以这种神学思想为基础的英雄形象。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分为四章。绪论包括文献综述、“希腊式英雄”和“基督式英雄”的定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结构。第一章集中探讨弥尔顿的神学思想,以利于后面各章对三部曲展开文本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弥尔顿在《教义》中对“圣子”耶稣基督的论述、“圣灵”(“精神”)的定义和弥尔顿对“内在精神”的阐释以及其具有悖论性的“诱惑观”。本章尤其注重《教义》对耶稣基督的论述,因为这是诠释弥尔顿基督式英雄的基础,而弥尔顿的基督式英雄之神学思想是解码其三部曲的实质和核心。本章的旨意是阐明弥尔顿的“基督式英雄”之内涵,以及“基督式英雄”范式与“诱惑模式”、“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阐述《失乐园》中的史诗主人公和英雄。一方面,弥尔顿在《失乐园》中遵照基督教关于恶魔的传统观念,但将撒旦从基督教中抽象的“邪恶”概念之化身塑造为极富迷惑性的“英雄”形象,并借鉴“撒旦三合一泛历史模式”和英国文学中的“寓意传统”,以强化史诗的张力,为史诗主人公和基督式英雄伴侣亚当夏娃堕落的不可避免性提供“前时间”背景。而另一方面,弥尔顿视亚当夏娃的堕落为“幸运的堕落”,并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对立的希腊式英雄和基督式英雄,将虽在诱惑面前堕落但有可能再生的亚当夏娃刻画为最早踏上“内在精神”追寻旅程的基督式循道英雄伴侣形象。第三章研究《复乐园》中的史诗主人公和英雄耶稣。耶稣的双重身份以人性为基础,而撒旦对耶稣的十次诱惑旨在全面彰显耶稣的人性,使其人性历经各种试炼达至最高点,展示其神性,从而使“人中之人”耶稣自然升华为“人中之神”,因为在弥尔顿看来,只有当人性完全抵制住诱惑并彻底击败邪恶时,神性才会显现并与完美的人性相融合。弥尔顿由此将《复乐园》里的“人中之神”耶稣塑造为“人的内在导师”,并通过将耶稣刻画为“在诱惑面前保持屹立”的基督式英雄之原型,赋予其“基督式英雄”以“信仰”、“忍耐”等“内在精神”的本质,使之成为衡量弥尔顿式英雄独特的标准。第四章讨论《斗士参孙》中的基督式英雄。在诗剧所刻画的两位大力士中,参孙才是诗剧的中心,是弥尔顿在《基督教教义》和英雄诗歌三部曲中始终宣扬的“精神斗士”。参孙从堕落里崛起,历经三重诱惑,通过忍耐重拾信仰,最终再生为典型的弥尔顿的基督式英雄——“基督式殉道英雄”。弥尔顿的基督式英雄由此“取得一种新的更为微妙的英雄主义”。结论部分提出,弥尔顿在西方英雄诗歌史上“永恒的经典地位”不仅在于他重新定义了“真正的英雄”,而且更在于他以其天才的诗艺塑造出一系列体现其信仰以及他对世界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的基督式英雄,从而践行了他关于构建正义社会、守护人生真理的“诗人圣职论”,并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伊甸园——精神荒原——析《喧哗与骚动》中的伊甸园原型意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伊甸园——精神荒原——析《喧哗与骚动》中的伊甸园原型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1)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
第一节 家庭创伤 |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
第二节 历史创伤 |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
第三节 文化创伤 |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
小结 |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
小结 |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
附录 D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
一、失落的童年 |
二、不忠的信仰 |
三、身份的多维 |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
一、何为“格林之原” |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
一、田园书写 |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
一、理论基础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
结语 |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4)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厄普代克小说创作及其争议性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中的救赎 |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文化困境 |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宗教信仰 |
一、小说中“失职”的牧师形象 |
二、性作为“应急宗教”的幻象 |
三、电影的救赎幻象 |
第三节 厄普代克的宗教救赎观 |
第二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处境化 |
第一节 厄普代克创作思想中的处境观 |
一、厄普代克处境观的宗教内涵 |
二、处境观中的“恐惧” |
三、处境观中的两难选择 |
第二节 性与宗教关系主题与处境化叙事 |
一、道德困境与处境化重释 |
二、“中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厄普代克婚姻小说的处境化叙事 |
一、婚姻小说中的“婚姻困境” |
二、“婚姻困境”的处境化转换 |
三、重返“伊甸园”:两性关系的现代反思 |
第四节 处境化叙事与小说的道德模糊性 |
一、处境化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道德模糊性 |
二、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道德模糊性 |
第三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悲剧化 |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的悲剧性 |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悲剧化叙事 |
一、喜剧形式与悲剧性内涵 |
二、死亡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
三、欲望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
第三节 悲剧化叙事与宗教救赎 |
一、绝望与救赎 |
二、背离与回归 |
第四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无权威化 |
第一节 作为叙事策略的无权威化 |
一、无权威化叙事的宗教内涵 |
二、无权威化叙事与宗教救赎 |
第二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独白与琐碎化叙事 |
一、独白式叙事 |
二、琐碎化叙事 |
第三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对话” |
一、内心对话的镜像 |
二、小说中的“失语”与“失语者” |
三、小说中“错位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原罪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原罪与报应 |
第一节 原罪意识与清教背景 |
第二节 福氏小说中的罪与恶 |
第二章 原罪的个人层面 |
第一节 凯蒂:源自始祖的堕落 |
第二节 对凯蒂等女性的深层解读: |
第三章 原罪的社会层面 |
第一节 “康普生”家族:失爱的伦理悲剧 |
第二节 南方种族主义:白人社会的罪与恶 |
第四章 救赎与恩典 |
第一节 班吉:赎罪的羔羊 |
第二节 重构圣经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关于圣杯意象的总论 |
第一节 西方追寻母题的源起与发展 |
一、民间口头故事与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起源 |
二、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三、追寻母题的结构模式:英雄历险 |
第二节 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概述 |
一、骑士传奇与亚瑟王浪漫传奇的形成 |
二、亚瑟王浪漫传奇的演变 |
三、圣杯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的传承 |
第三节 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的特征 |
一、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 |
二、圣杯原型及其置换:从追寻永生到追寻某种理想境界 |
三、圣杯意象的特征:符号化 |
第二章 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
第一节 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 |
一、圣杯的原始神话渊源 |
二、圣杯的凯尔特渊源 |
三、圣杯的基督教渊源 |
第二节 克雷蒂安《帕西法尔》及其续篇对圣杯意象的宗教想象 |
一、圣杯意象体系、骑士身份建构与世俗政治观念的变革 |
二、圣杯意象体系的空间政治:教会对贵族骑士的同化 |
三、基督教政治文化语境下:《帕西法尔》续篇的圣杯意象 |
第三节 沃尔夫拉姆《帕西法尔》:圣灵滋养下的圣杯意象及其民族性 |
一、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 |
二、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作用 |
三、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象征意蕴 |
第四节 从《亚利马太的约瑟》到《亚瑟王》:圣杯意象基督教化的完成 |
一、《亚利马太的约瑟》中的圣杯意象:圣杯与《新约》的融合 |
二、《亚瑟王》圣杯征途的后果:希伯来化的道德训诫 |
第五节 《亚瑟王之死》的圣杯追寻:对世俗价值的认同 |
一、圣杯意象体系与君权神授框架的建构 |
二、圣杯征途对君权神授框架的负面影响 |
三、个人价值与个性解放观念对神圣王权的颠覆 |
第六节 中世纪文化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 |
一、圣杯意象与信仰维系方式 |
二、圣杯意象的本质: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 |
三、圣杯意象的中世纪文化价值 |
第三章 宗教精神的弱化: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圣杯意象的沉潜 |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圣杯意象的衰落 |
一、宗教改革与圣餐仪式、圣物崇拜的争论 |
二、国家意识的兴起:世俗王权对神权统治的反抗 |
三、人文主义观念与人文主义文学的盛行 |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追寻母题的改写 |
一、追寻爱情的失败:《疯狂的奥兰多》对骑士精神的嘲讽 |
二、追寻道德的完善:《仙后》的新教伦理与民族国家意识 |
三、追寻理想的悲壮:《堂·吉诃德》对骑士文学的瓦解 |
第三节 圣杯追寻的失落:启蒙时期理性文明的飞升 |
一、从信仰统合、英雄崇拜到理性维系的转型 |
二、个人价值、利益与群体理想 |
三、为理性服务的虚构文学 |
第四章 关于宗教信仰认同与质疑的争论:19 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
一、民族自我形象与骑士文学的复苏 |
二、对宗教神性的缅怀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
三、浪漫主义对圣杯的想象 |
第二节 《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圣杯骑士与华兹华斯的帝国意识 |
一、圣杯传奇的改编:信仰之光普照异教地区的宗教理想 |
二、埃及幻象中的性别政治与东方主义 |
三、亚瑟王及圣杯骑士的自恋症候:大英帝国形象的自我建构 |
第三节 丁尼生《国王叙事诗》的圣杯追寻:诚实地怀疑 |
一、怀旧情结与圣杯质疑 |
二、相信科学理性却又不拒绝圣杯的幻象 |
三、质疑圣杯的神圣属性与追求精神的超验性 |
第四节 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宗教仪式与圣杯意象:进步亦或倒退的争论 |
一、圣杯、圣矛与爱的主题 |
二、宗教仪式与信仰的主题 |
三、宗教精神及其争议 |
第五章 祛神圣化与文学隐喻:20 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 |
第一节 《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 |
一、圣杯神圣性的消解与宗教社会的诗性批判 |
二、失落的圣杯之爱与殖民政治的诗性批判 |
三、双重主体建构的迷惘与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
第二节 艾略特《荒原》圣杯意象的变异:神话思维与宗教精神的复兴 |
一、女性形象与圣杯传说的意象变异 |
二、女人的双重角色与男权叙事 |
三、作为重生源泉的女性 |
第三节 怀特《残缺骑士》对技术理性的反驳:人文主义视域下的两难追求 |
一、圣杯征途的动力:亚瑟王与怀特的诗性政治 |
二、圣杯征途及其目标:宗教的神圣价值与实用性 |
三、圣杯征途的逃避:兰斯洛特的残缺与亚瑟王朝的繁荣 |
第四节 洛奇《小世界》的圣杯隐喻与自省意识:无法完成的追寻 |
一、传统圣杯寓意的解构:对自我中心主义的反省 |
二、圣杯隐喻的个性化:对知识分子庸俗化的反省 |
三、圣杯隐喻的深层结构:对人类追寻意识的深刻自省 |
第五节 圣杯意象的现代化潮流 |
一、对技术理性的质疑 |
二、圣杯意象的世俗化 |
三、现代主义审美视域下的圣杯意象 |
第六章 圣杯意象的多元阐释:世纪之交圣杯意象的重塑 |
第一节 《圣血与圣杯》对圣杯阐释传统的颠覆 |
一、“祛魅”与“返魅”并存下的宗教阐释 |
二、对耶稣受难的解构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
三、抹大拉、生殖崇拜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
第二节 《达·芬奇密码》对圣杯的重塑:女神崇拜与文化和谐 |
一、神权话语对传统圣杯符号体系与女性的规训 |
二、圣杯符号体系的重塑与女神崇拜的复归 |
三、性别平等与文化和谐 |
第三节 《圣杯奇谋》的圣杯意象:对和谐与和平的追寻 |
一、叙事结构与视角的变异:上帝对人间的俯视 |
二、追寻主体与模式的变异:上帝启示下世俗的升华 |
三、契约型结构的主题变异:尊重生命与追求和平的祈愿 |
第四节 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 |
一、新时代运动与“圣杯热” |
二、后现代主义对圣杯意象的形塑 |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对圣杯意象的传播 |
结语: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 |
一、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学 |
(一)人文主义视域中圣杯意象的本质 |
(二)圣杯意象的演进:信仰——质疑——文学隐喻 |
(三)圣杯意象的审美价值 |
二、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化 |
(一)圣杯意象的文化内涵 |
(二)圣杯意象的文化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圣经》主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借用和变形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爱尔兰文学家詹姆斯·乔伊斯 |
2、英国诗人T.S.艾略特 |
3、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 |
4、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 |
5、拉美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 |
(8)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愚人叙事 |
第一节 不可靠的叙事者 |
一 意识流叙事 |
二 儿童叙事 |
第二节 叙事中的愚人形象 |
一 叙事中的哀嚎者 |
二 叙事中的反衬角色 |
第二章 愚人形象与《圣经》渊源 |
第一节 圣愚班吉 |
一 童真耶稣 |
二 徒劳的守护 |
第二节 原罪与救赎 |
一 萨德本的罪与罚 |
二 本德仑的圣经话语模式 |
第三章 愚人形象的隐喻 |
第一节 无声的喧哗 |
一 边缘人状态 |
二 暧昧的渴求 |
第二节 骚动的灵魂 |
一 痴性之美 |
二 精神荒原 |
第三章 与悲悯同行的福克纳 |
第一节 南方神话的诗人 |
第二节 永不消逝的声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9)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原始主义倾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原始主义概述 |
二、 马尔克斯的创作概述 |
三、 马尔克斯的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一章 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倾向追本溯源 |
第一节 故土情结——原始主义创作的起点 |
一、 历史维度上拉丁美洲的现实 |
二、 空间维度上故乡的地域环境 |
三、 时间维度上深刻的童年体验 |
第二节 文学素养——原始主义创作的经验 |
一、 拉丁美洲本土文学的熏陶 |
二、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模仿 |
三、 其他一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
第二章 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倾向的题旨呈现 |
第一节 原始主义倾向的外在表现形态 |
一、 原始家园的眷恋 |
二、 原始的宗教信仰 |
三、 原始的民俗禁忌 |
第二节 原始主义倾向的内在生命意识 |
一、 死亡与重生的生命循环 |
二、 旺盛的原始生命力 |
三、 对生命爱欲的追求 |
第三章 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倾向的诗性智慧 |
第一节 文本艺术模式的神话回归 |
一、 意象原型 |
二、 人物原型 |
三、 情节原型 |
第二节 文本审美特征的多样呈现 |
一、 狂欢化色彩 |
二、 风格与体裁的含混性 |
第三节 文本艺术手法的现代表达 |
一、 象征与寓言手法 |
二、 梦境与幻觉等意识流手法 |
第四章 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倾向的现代语境及意义 |
第一节 文明的悲歌——对科技理性批判的现代语境 |
一、 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氛围 |
二、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引导 |
第二节 梦中的桃花源——向后看的怀旧心理 |
第三节 灵魂治疗——马尔克斯原始主义创作精神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督式英雄:弥尔顿的英雄诗歌三部曲对“内在精神”之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基督教教义》:基督式英雄的神学基础 |
第一节 “圣子”耶稣与基督式英雄 |
第二节 “圣灵”与“内在精神” |
第三节 诱惑与基督式英雄的“内在精神” |
第二章 《失乐园》:“幸运的堕落”与基督式英雄亚当夏娃 |
第一节 伪英雄撒旦的邪恶本质和诱惑本性 |
第二节 撒旦的诱惑与亚当夏娃“幸运的堕落” |
第三节 “内在精神”与基督式循道英雄伴侣 |
第三章 《复乐园》:基督式英雄之原型耶稣 |
第一节 耶稣的神性与人性 |
第二节 撒旦的诱惑与耶稣的“内在精神” |
第四章 《斗士参孙》:基督式殉道英雄参孙 |
第一节 参孙的堕落与绝望 |
第二节 诱惑与参孙的“内在精神” |
第三节 基督式精神斗士参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现代伊甸园——精神荒原——析《喧哗与骚动》中的伊甸园原型意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D]. 廖衡. 武汉大学, 2019(06)
- [4]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D]. 谭志强. 山东大学, 2019(09)
- [5]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原罪意识[D]. 王禄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D]. 高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7]《圣经》主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借用和变形探析[J]. 刘玉菡.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8]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D]. 何敬. 山东大学, 2015(02)
- [9]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原始主义倾向探析[D]. 李慧利. 江南大学, 2014(02)
- [10]基督式英雄:弥尔顿的英雄诗歌三部曲对“内在精神”之追寻[D]. 吴玲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