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丽萍,王文卉,黄亚平[1](2019)在《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相关概念辨析与规划实践应用探讨》文中提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发展与管控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资源环境集约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学术界中指代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城市非建设用地"、"非集中建设区"、"绿化隔离带"、"城市边缘区"4个相关概念,分别从内涵、背景与目标、空间范围和功能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其分别偏向类型、空间、目标和综合角度,在概念背景与目标上一致性、前三个概念界定在空间范围界定上具有市域和规划管理区双重性、功能属性具有"非城市性"。在对各地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武汉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管控体系和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体系3种规划实践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边界"属性到边界管控、建设与非建设辩证统一、规划编制与立法保障同步推进的思考,以期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中"非建设区"的相关概念使用、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启发。
孙芳[2](2019)在《山地城市边缘区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山地城市的无序扩张加剧了边缘区的人居环境问题,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山地城市边缘区在山地和边缘区双重属性叠加下的人居环境特征,提出生态、软环境、硬环境三个方面的人居环境问题,并进行深刻剖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升边缘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何艳冰[3](2017)在《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与失地农户适应性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2.24万km2增加到2015年的5.21万km2,年均增长速度达5.79%。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地域,通过城市边缘区农地征收来增加土地供给量进而实现城市空间扩张已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建设的普遍模式。城市边缘区位于“城”与“乡”两种界面之间,是城市化进程最剧烈、影响最深刻、变化最迅速的地区,具有突出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特征。面对快速城市化干扰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影响,城市边缘区人地相互作用日趋强烈,在结构与功能的频繁转换过程中产生诸多“不适应性”,使其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区,并导致以失地农民为代表的脆弱群体的产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推进,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动荡”难以避免,如何在减缓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城市边缘区内部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城市化不利影响是实现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脆弱性分析工具在辨识系统干扰因素的基础上,侧重对导致脆弱性的系统内部属性、结构与功能进行优化与调控,并通过适应性调整和适应能力建设使系统持续保持稳定状态,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降低城市边缘区的脆弱性、提高脆弱群体的适应能力、构建具有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社会与空间组织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基于上述实践与理论背景,本文将“社会脆弱性-适应性”整合框架应用于城市边缘区研究中,以西安为研究区域,按照“关键扰动识别-社会脆弱性评价-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研究-适应性分析-适应性管理对策提出”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及研究视角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脆弱性-适应性”分析框架;其次在界定西安城市边缘区范围的基础上,识别其主要扰动因素,深度解析外部扰动下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再次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街道办事处和失地农户两个尺度进行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辨识高脆弱区域和人群,探明不同尺度下社会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并通过对不同尺度社会脆弱性研究结果的“嵌套”分析,探讨社会脆弱性的尺度效应;然后总结快速城市化扰动下失地农户的适应模式,并对不同适应模式下失地农户的适应效果进行评价,从政府计划性适应和农户自主性适应协同层面揭示其适应障碍,探索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关联,并通过社会群体的适应性研究有效识别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切入点;最后提出旨在促进城市边缘区有序转型与提升失地农户适应能力的适应性管理对策,为城市化和谐、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快速城市化扰动导致城市边缘区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物质空间演替、社会结构变迁、居住空间转换、农民身份转型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城市边缘区社会系统产生多要素和跨尺度的影响,其结构、功能、格局以及过程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在增加城市边缘区不稳定性的同时,导致其风险抵御能力严重下降,难以抵抗外来扰动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边缘区成为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区,如土地利用冲突、贫富差距拉大、失地农民问题等。总之,快速城市化对城市边缘区的干扰最为强烈,是城市边缘区不利影响和关键风险的直接诱因,因此可视为城市边缘区的关键扰动因素。2.面临快速城市化扰动,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系统进入快速转型期,风险急剧增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频发,具有明显的社会脆弱性特征,并最终反映在受城市化冲击最为强烈的失地农民社会群体上,因此对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的分析主要围绕社会系统和失地农民社会群体两个层次进行。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特征主要反映在具有突出的不稳定性和高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较差两方面;失地农民的社会脆弱性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失业问题严峻、社会权益缺失、城市适应性差、社会危害严重等。3.街道尺度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为:西安城市边缘区街道单元的暴露度水平呈现出自中心向外围渐趋减缓的特征,距市中心的距离对暴露度等级的空间分布具有突出影响;敏感性程度的高、低分布与暴露度的低、高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特征,乡村体制主导的街道单元敏感性程度相对较高;适应能力的分布格局未呈现显着的空间规律性,主要反映在受城市化影响的时间尺度上;在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作用下,街道层面社会脆弱性等级及其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特征,高等级社会脆弱性空间单元分布在西部的王寺、斗门街道以及南部的大兆街道,低等级、中等级社会脆弱性空间单元分别分布在城市内边缘区、城市外边缘区。失地农户尺度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为: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不同脆弱等级的失地农户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差异显着:中年户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高于青年、老年户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随家庭规模扩大而增加;收入多样化程度能显着降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具有动态变化特征,随征地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倒“U”型演变趋势;基础设施征地用途下农户社会脆弱性最高;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方式能显着降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4.土地利用方式及其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城市边缘区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的直接影响因素,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市边缘区不同街道单元社会系统转换阶段的差异及其敏感性特征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脆弱性,在城市空间扩张的政治经济动力下,城市边缘区物质空间与社会系统的发展表现出极度不平衡特征,社会脆弱性由此集中体现。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受政策、社区、自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政策层面,土地征收等相关政策与失地农户实际情况及需求的偏离导致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方式单一、职业技能培训缺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客观上制约了失地农户适应能力的提升,是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产生的关键外因;社区层面,权利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传统社会关系网络断裂、基层政府帮扶程度较低对失地农户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失地农户的社会脆弱性;农户自身层面,长期以来家庭收入、就业结构对土地资源的强烈依赖决定了其敏感性较强,加上生计结构单一、职业稳定性差、脆弱链的代际传递等原因导致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是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的内在原因。综合来看,社会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一方面表现为尺度差异性,即不同尺度下社会脆弱性的程度和关键影响因素存在显着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尺度关联性,即社会脆弱性存在跨尺度的相互作用。5.失地农户的适应模式分为短期雇工型、租金主导型、自主创业型、工资保障型和社保依赖型五种类型。不同适应模式下失地农户的适应能力具有显着差异,这种差异既有源自农户自身属性的内在原因,又有基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期判断,还受到政府帮扶和制度保障的推动。制约不同适应模式下失地农户适应能力的障碍因素突出表现为失地农户自身转型能力不足和政府管理能力低下,同时暴露出失地农户的自主性适应与政府的计划性适应之间存在协同困境:一方面,现有的有限的政府计划性适应并未考虑和结合社区或失地农户层面的自主性适应或对其考虑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部分适应行为具有外部性等原因,失地农户在自发适应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性。6.相较于静态的、控制性的传统管理模式而言,适应性管理模式具有动态性、前瞻性和预测性等特征,为我国城市边缘区有效应对内外部扰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考虑到在街道和失地农户两个尺度上,社会脆弱性程度、关键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尺度分别提出适应性管理对策,以期为城市边缘区的有序发展和失地农户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莫凡[4](2017)在《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与规划协同发展模式探究》文中提出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城乡统筹、“三农”问题的研究发展前沿,是发展动态变化最迅速的地区,同时也是问题最突出、最复杂的敏感区域。因此,深入探究大城市时空演变和发展策略对目前我国大城市和谐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研读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资料,以协同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管理学、规划学、协同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性的采取数据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总结、AHP评价方法等,重点研究了广州市边缘区概念与范围界定、时空演变模式和驱动机制、规划协同发展策略。利用城市特征属性对广州市城市地域结构进行剖解是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方面的重点。在仔细分析现有城市边缘区范围评定的相关研究后,本文从建成影响、交通、社会结构、生态阻隔等范畴建立了大城市边缘区城市特征属性的评价指标框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了广州市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型,对行政空间范围内的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进行了划分与界定。大城市边缘区的时空演变推演是本文理论研究方面的重点。基于核心—边缘与精明增长理论,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的时空演变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归纳。本文研究表明: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是典型的多核心增长模式,具有跨地域的填充式迭代效应以及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规律;其演变主要有三大驱动推力,分别是人口要素迁移形成的效益驱动、政府决策形成的传导驱动、市场效用形成的促进驱动;并且由此产生了大城市边缘区在政策管理上的缺失与重叠问题;城市规划管理运行体系混乱问题;规划主体对象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本文在上述研究与明确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以规划协同为主要策略出发点探究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模式是本文的实践研究方面的重点。根据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加上对上述以广州市为案例的大城市边缘区的实际分析,可以推演出大城市边缘区规划协同的可能与规划协同的必要,提出了规划协同策略发展模式,并依据问题导向分别对大城市边缘区的主体对象的协同、政策管理的协同、运行体系的协同全面完整地对接到了规划协同的基础、内容、保障三个方面,具体地构建出规划协同策略框架。
叶林[5](2016)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马晓[6](2015)在《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 ——以泾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向边缘地区外扩、蔓延,城市职能向边缘地区外溢、渗透,由此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要素相互作用、激烈转换的过渡地带,不但成为受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最为敏感的地区,更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同时,在新时期快速城镇化推动下,城市边缘区的发展问题再次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矛盾的聚焦点,政府和相关学者也给予了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在众多关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中,突出关注其发展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内容较单一,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泾阳县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区域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组团城市,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以西安的城市边缘区—一泾阳县为研究对象,就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对大城市边缘区的特征、空间扩展模式及国外关于城市边缘区的地域结构理论进行详细阐述,为本次研究做好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支撑。通过对城市边缘区问题研究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合实际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和理念。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测算2009年—2013年西安中心城区和泾阳县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数和西安市所辖的三个县和泾阳县在2003—2013年的经济密度指数,本文总结出区位、土地利用、经济、人口和社会文化四个一般特征;产业结构变动迅速、农业集约化程度快速提高、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产业演替式发展四个产业演替基本特征。(2)结合泾阳县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为西安城市边缘区在演化发展中存在:各层级政府之间管控衔接不当、土地发展欠成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3)在此基础上,以统筹安排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城镇与乡村的空间布局结构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走势为研究视角,为西安城市边缘区概括出“提升—吸纳—互补—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最后以泾阳县为研究实例,提出与发展模式一一对应的良性发展对策,期望以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边缘区和谐统一,并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区域融合发展格局。
邢忠,汤西子,徐晓波[7](2014)在《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通过文献调查、概念分析和相关历史研究,尝试梳理边缘区环境现象、生态源头问题认知及解题方法,重点解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要素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导向等边缘区重点研究领域,对现行程序管理与评估手段中的薄弱环节予以详细阐释。研究围绕三方面展开:(1)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品质关系到城镇生态、空间形态以及城镇化管理,规划需协调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并提升保护区的复合生态服务功能;(2)自然生境与农林非建设用地为主要保护区域,跨部门构建内连城区、外接乡村腹地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是重要的规划手段;(3)降低边缘区规划建设影响关乎保护的长效性,需要实体空间保护规划与政策法规及管理软件支撑协同作业。
江文文,徐国斌[8](2014)在《特大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武汉青山(国家)环保工业园规划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快速扩张,不少城市通过"退二进三"实现功能完善及提升,城市边缘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园区,加剧了此类地区的矛盾并且不利于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武汉市东北部青山区环保工业园为例,首先总结了特大城市边缘土地的城乡双重性导致的城郊工业园出现空间动态性、产业随意性、交通复杂性和人口膨胀性等特征,指出现状复杂、缺乏规划和管理的有效引导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梳理了城市边缘地带与工业园区发展的耦合性,并针对产业、用地、人口、环境及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系列规划策略,合理引导城市边缘地带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黄晨[9](2013)在《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下,已经表现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边缘区作为兼具城市与乡村特征的过渡性区域,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建设中最敏感、最复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频繁的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下,城市的扩展使得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出现了诸如土地利用率低下、非农用地扩展迅速、非法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和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控制城乡用地无序蔓延,引导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走向有序、有控的道路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本论文在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行规划体系在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上的问题,指出现行规划缺乏生态实效性以及现行规划的思想与方法滞后于土地市场配置这两大问题。并从城市发展转型、现行土地制度、传统规划与管理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引起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和城乡用地规划控制问题的原因。其次,本论文对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从二者的内在关系、空间关系、“边缘效应”及特征、转化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影响控制边缘区城乡用地有序发展的各要素,提取自然生态要素、城市建设要素、行政管理要素、技术经济要素作为下一步研究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方法的基础。最后,基于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及规划控制问题、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关系及影响控制要素分析,以保证城市边缘区生态和谐为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方法与对策:①从城乡用地总量和城乡用地空间关系角度出发的城乡用地总体控制;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的思想,通过其递阶层次结构,初步构建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转化实施过程控制框架体系。建立非建设用地转化控制的层次分析框架体系以及建设用地复垦控制的层次分析框架体系;③结合规划控制方法提出相应的城乡用地总量及双向转化管理对策。
郑丽娜[10](2013)在《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探讨 ——以杨凌示范区北部城乡结合部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深化推进时期,城市与周边乡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必将更为强烈,这不但为我国的城乡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结合部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城乡组成要素犬牙交错,不稳定性和不确定因素转化频繁,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都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过于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导致各种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景观格局混乱、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去改善城乡结合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尴尬境遇,如何正视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现状,如何正确解读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特质和功能特点,从政策、规划、建设等层面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建设及长久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如何科学引导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也是摆在科技人员和设计师们面前的新课题。本研究立足于城乡统筹,以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景观规划理论、现代农业科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景观的类型、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演化机制、空间结构等理论问题加以阐述,从而明确结合部景观规划的总体方向与规划原则,并对城乡景观规划中涉及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技术问题加以探讨,进而提出城乡结合部景观规划的策略与方法。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分析表明,我国城乡结合部景观要素格局混乱;乡土景观要素受损严重,生态平衡失调;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景观要素间的连续性差,景观过渡生硬的建设现状。2、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存在格局不稳定、景观要素交互、景观类型多样和景观功能复杂等特点;景观具有协调、缓冲,经济、生产,美化、观光,生态、防护的功能。3、从城乡景观交互、渗透的视角,明确提出了城乡结合部景观规划“生态—协调—宜居—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系统优化、城乡协调”,“保护资源、平衡生态”,“突出文化、彰显特色”,“功能完备、综合效益”和“以人为本、动态持续”的规划原则。4、在技术层面上,城乡结合部生态景观建设应力求生产与景观相结合,环境提升与生态农业旅游相结合,并从景观的统筹、视觉表象、结构、内涵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城乡景观规划的策略与方法。5、以杨凌示范区北部城乡结合部的生态景观构建的实践为例,在调查分析了项目区的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片区+网络+星点”的景观规划构想,具体阐述了农田景观基底区、经济林带风景区、示范农业高科展训区和民俗风情旅游区的“四区”以及路网和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二、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与失地农户适应性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社会脆弱性 |
1.2.2 适应性 |
1.2.3 城市边缘区 |
1.2.4 失地农民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理论基础 |
2.1 社会脆弱性理论与评价方法 |
2.1.1 概念框架 |
2.1.2 理论模型 |
2.1.3 评价方法 |
2.2 适应性类型与研究视角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类型划分 |
2.2.3 研究视角 |
2.3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分析框架 |
2.3.1 脆弱性与适应性的一般关系 |
2.3.2 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的关联逻辑 |
2.3.3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整合框架 |
第三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
3.2.1 城市边缘区概念 |
3.2.2 城市边缘区界定方法 |
3.2.3 西安城市边缘区范围 |
3.3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
3.3.1 城市边缘区主要扰动识别 |
3.3.2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
第四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
4.1 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 |
4.1.1 社会脆弱性评价意义 |
4.1.2 社会脆弱性评价流程 |
4.1.3 社会脆弱性评价尺度 |
4.1.4 社会脆弱性评价内容 |
4.2 城市边缘区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 |
4.2.4 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 |
4.3 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 |
4.3.1 失地农民界定 |
4.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 |
4.3.5 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分级标准 |
4.3.6 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 |
第五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 |
5.1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中观机理 |
5.1.1 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 |
5.1.2 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 |
5.2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微观机理 |
5.2.1 农户尺度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 |
5.2.2 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 |
5.3 社会脆弱性的尺度效应 |
5.3.1 不同尺度下社会脆弱性程度具有显着差异 |
5.3.2 不同尺度下社会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
5.3.3 社会脆弱性存在跨尺度的相互作用 |
第六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适应性分析 |
6.1 适应模式选择 |
6.1.1 适应策略 |
6.1.2 适应模式 |
6.2 适应能力评价 |
6.3 适应能力对适应模式选择的影响 |
6.4 适应障碍分析 |
第七章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
7.1 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2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
7.2.1 街道层面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
7.2.2 失地农民层面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与规划协同发展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城市边缘区的实际发展过程 |
1.2.4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支撑 |
2.1.1 核心—边缘理论 |
2.1.2 精明增长理论 |
2.1.3 协同学理论 |
2.2 大城市边缘区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透析——核心边缘理论 |
2.2.1 大城市边缘区概念透析 |
2.2.2 大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分析 |
3.1 广州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
3.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3.1.2 数据与分析方法 |
3.1.3 分析模型构建 |
3.2 广州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的一般规律 |
3.2.1 典型的多核心模式 |
3.2.2 跨地域加填充式增长 |
3.2.3 生命周期生长规律 |
3.3 广州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
3.3.1 人口与要素迁移的驱动机制 |
3.3.2 政府决策的驱动机制 |
3.3.3 市场效用的驱动机制 |
3.4 广州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城市边缘区政策管理实施的重叠与缺失问题 |
3.4.2 边缘区城市规划管理运行体系混乱问题 |
3.4.3 城市边缘区主体对象的利益缺乏公平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规划协同策略研究 |
4.1 规划协同理念研究 |
4.1.1 规划协同理念 |
4.1.2 规划的协同学方法 |
4.2 广州市边缘区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 |
4.2.1 职能边界的协同 |
4.2.2 区划结构的协同 |
4.2.3 政策管理的协同 |
4.2.4 运行平台的协同 |
4.3 广州市边缘区规划协同策略框架构建 |
4.3.1 规划协同的内容——主体对象的明确 |
4.3.2 规划协同的基础——政策管理的统筹 |
4.3.3 规划协同的保障——运行体系的互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 |
1.1.2 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 |
1.1.3 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 |
1.2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 |
1.2.2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
1.3 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 |
1.3.1 建设存在问题 |
1.3.2 问题内因引出 |
1.4 研究基本点 |
1.4.1 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 |
1.4.2 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 |
1.4.3 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 |
1.4.4 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 |
1.4.5 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 |
1.4.6 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 |
1.5 研究目的与重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重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 |
2.1 内在多维属性认知 |
2.1.1 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 |
2.1.2 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 |
2.1.3 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 |
2.1.4 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 |
2.2 外在复杂结构认知 |
2.2.1 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 |
2.2.2 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 |
2.2.3 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 |
2.3 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 |
2.3.1 自然力的作用 |
2.3.2 非自然力的作用 |
2.3.3 力的不均衡作用 |
2.4 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 |
2.5 本章小结 |
3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 |
3.1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 |
3.1.1 国内外规划实证 |
3.1.2 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 |
3.1.3 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 |
3.1.4 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 |
3.2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国外经验借鉴 |
3.2.2 国内实践思考 |
3.2.3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 |
3.3 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 |
3.3.1 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 |
3.3.2 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
3.3.3 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 |
3.4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 |
3.4.1 规划的四个基本问题 |
3.4.2 绿色空间利用分类建议 |
3.4.3 规划程序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 |
4.1 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 |
4.1.1 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 |
4.1.2 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 |
4.1.3 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 |
4.1.4 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
4.2 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 |
4.2.1 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 |
4.2.2 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 |
4.3 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 |
4.3.1 认知功能价值与生态过程 |
4.3.2 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
4.3.3 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 |
4.3.4 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 |
4.4 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 |
4.4.1 建立绿色产业集群 |
4.4.2 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
4.4.3 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 |
4.5 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 |
4.5.1 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 |
4.5.2 近郊村庄精明收缩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
5.1 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 |
5.1.1 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 |
5.1.2 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
5.1.3 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 |
5.1.4 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
5.2 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 |
5.2.1 生态网络结构基本要素 |
5.2.2 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 |
5.2.3 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 |
5.2.4 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 |
5.2.5 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 |
5.2.6 生态网络结构修复 |
5.3 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 |
5.3.1 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 |
5.3.2 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 |
5.3.3 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 |
5.3.4 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 |
5.4 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 |
5.4.1 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 |
5.4.2 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 |
5.4.3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
5.4.4 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 |
5.5 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 |
5.5.1 基本空间管制 |
5.5.2 五大核心计划 |
5.5.3 实施行动计划表 |
5.6 本章小结 |
6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 |
6.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 |
6.1.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 |
6.1.2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 |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 |
6.3 单元引导的编制 |
6.3.1 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 |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 |
6.4 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 |
6.4.1 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 |
6.4.2 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 |
6.4.3 控规指标体系 |
6.5 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 |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 |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
7.1 完善规划编制途径 |
7.1.1 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 |
7.1.2 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 |
7.1.3 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 |
7.1.4 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 |
7.2 优化管理工具 |
7.2.1 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 |
7.2.2 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 |
7.2.3 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 |
7.3 创新管理机制 |
7.3.1 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 |
7.3.2 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 |
7.3.3 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 ——以泾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急剧扩张 |
1.1.2 城市边缘区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3 城市边缘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活跃区域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早期的萌芽理论 |
1.4.2 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西安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
2.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的选择 |
2.2 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的一般特征 |
2.2.1 区位特征 |
2.2.2 土地利用特征 |
2.2.3 经济特征 |
2.2.4 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 |
2.3 西安城市边缘区产业演替的基本特点 |
2.3.1 产业结构变动迅速 |
2.3.2 农业集约化程度快速提高 |
2.3.3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
2.3.4 产业演替式发展 |
2.4 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问题 |
3.1.1 土地利用对立化 |
3.1.2 土地开发分区差异化 |
3.2 西安城市边缘区的社会问题 |
3.2.1 参与主体发生变化 |
3.2.2 多元主体空间发展诉求矛盾 |
3.2.3 基层利益被忽视引发冲突 |
3.2.4 规划编制与实施存在制约 |
3.3 西安城市边缘区的环境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模式 |
4.1 构建思路 |
4.1.1 西安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
4.1.2 西安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构建 |
4.2 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模式 |
4.2.1 提升 |
4.2.2 吸纳 |
4.2.3 互补 |
4.2.4 融合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与相关规划理念研究 |
1.1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 |
1.1.1 环境污染直接表征 |
1.1.2 生态环境问题源头表现 |
1.2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价值认知与相关规划理念方法 |
1.2.1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价值认知 |
1.2.1. 1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对城镇化布局与形态的影响 |
1.2.1. 2 边缘区所承载生态系统的城市服务价值 |
1.2.2 生态保护优先的规划理念 |
1.2.2. 1 尊重自然生态和发掘城市边缘区环境生态效应 |
1.2.2. 2 以绿色空间保护导控建设空间拓展 |
1.2.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
1.3 边缘区土地利用生态导向与环境保护措施 |
1.3.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生态导控 |
1.3.2 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措施 |
2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
2.1 物种多样性保护导向下的城市地区生境保护规划 |
2.1.1 生境保护目标导向 |
2.1.2 生境保护规划流程 |
2.2 利用过程中保护的城市外围绿色空间规划 |
2.2.1 规划导向 |
2.2.2 整合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绿网规划 |
2.2.3 绿图 (Greenprint) 计划与城市空间绿色增长 |
2.3 生态要素保护导向的城乡生态景观网络规划 |
2.3.1 绿色基础设施保护与生态网络规划 |
2.3.2 自然生态要素分类保护 |
2.3.2. 1 自然遗产系统保护 |
2.3.2. 2 水环境保护实践 |
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管控 |
3.1 专项用地规划战略与管控 |
3.1.1 林地、农业用地优先保护标准与管控 |
3.1.2 环境保护适应性管理与整合生态系统评估方法 |
3.2 城市边缘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估 |
3.3 环境保护管理 |
3.3.1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应用 |
3.3.2 管理程序与流程 |
4 总结 |
(8)特大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武汉青山(国家)环保工业园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发展的特征及问题 |
1.1 城市边缘地带的特征 |
1.2 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发展的特征 |
1.2.1 空间的动态性 |
1.2.2 产业的随意性 |
1.2.3 交通的复杂性 |
1.2.4 人口的膨胀性 |
1.3 城市边缘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
1.3.1 城市功能混杂 |
1.3.2 生态破坏加剧 |
1.3.3 交通压力倍增 |
2 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机制 |
2.1 升级优化、专业集群化的产业主导机制 |
2.2 复合利用、量地而行的用地协调机制 |
2.3 整体推进、协调安置的人口整合机制 |
2.4 控制引导、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生态互动机制 |
2.5 内外交通衔接、多元方式联运的交通保障机制 |
3 武汉青山 (国家) 环保工业园区的规划实践 |
3.1 规划背景 |
3.2 园区发展定位 |
3.3 基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园区规划实践 |
3.3.1 产业统筹:构筑产业链, 由多元化迈向集群化发展 |
3.3.2 用地统筹:梳理产业流程, 明确用地空间布局 |
3.3.3 交通统筹:理顺交通脉络, 构建多元联运体系 |
3.3.4 人口统筹:整体推进城中村改造, 产业工人与原住民有机整合 |
3.3.5 生态统筹:编制控制性规划, 实现管控与协调 |
4 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规划启示 |
4.1 实施效果 |
4.2 启示 |
(9)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体系 |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理论与内涵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 |
2.1.2 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
2.1.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动态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精明增长理论 |
2.2.3 图与底理论 |
2.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3 城市边缘区及城乡用地 |
2.3.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
2.3.2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的一般特性 |
2.4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内涵 |
2.4.1 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环境是城市和谐发展的生态本底 |
2.4.2 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整合是必然趋势 |
2.4.3 保护与发展兼顾是内在需求 |
第三章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问题及其发展困境 |
3.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现状 |
3.2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土地利用问题 |
3.2.1 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土地利用浪费 |
3.2.2 非农用地扩展迅速,城市边缘区耕地保护任务艰巨 |
3.2.3 非法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土地转化局面混乱 |
3.2.4 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3.3 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矛盾 |
3.3.1 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 |
3.3.2 城乡用地规划控制对城市边缘区的影响 |
3.3.3 现行两规在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上的问题 |
3.4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及规划控制问题的成因 |
3.4.1 城市发展转型的冲击 |
3.4.2 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利益驱动 |
3.4.3 传统规划的不适应与规划管理上的缺失 |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及控制影响要素 |
4.1 内在关系 |
4.1.1 生态关系 |
4.1.2 经济关系 |
4.2 空间关系 |
4.2.1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图底关系 |
4.2.2 图底关系对城乡用地及生态平衡的影响 |
4.2.3 空间布局方式 |
4.3 “边缘效应”及特征 |
4.3.1 “边缘效应” |
4.3.2 城市边缘区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 |
4.4 相互转化关系 |
4.4.1 非建设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
4.4.2 建设用地转化为非建设用地 |
4.4.3 边缘区城乡用地动态转化关系 |
4.5 城乡用地控制影响要素 |
4.5.1 自然生态要素 |
4.5.2 开发建设要素 |
4.5.3 行政管理要素 |
4.5.4 技术经济要素 |
第五章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方法及对策 |
5.1 以生态和谐为目标的边缘区城乡用地总体控制 |
5.1.1 城乡用地总量控制 |
5.1.2 城乡用地空间关系控制 |
5.2 以生态环境为本底的边缘区用地转化实施过程控制 |
5.2.1 边缘区城乡用地在“四区”中的空间属性 |
5.2.2 递阶层次分析框架体系的构建 |
5.2.3 分层控制非建设用地转化 |
5.2.4 分层控制建设用地复垦 |
5.3 以城乡用地和谐双向互动为宗旨的管理对策 |
5.3.1 城乡用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对策 |
5.3.2 城乡用地转化实施过程管理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探讨 ——以杨凌示范区北部城乡结合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乡结合部 |
2.1.2 环境景观 |
2.1.3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 |
2.2 城乡结合部景观类型分析 |
2.2.1 城市人文景观 |
2.2.2 乡村农业景观 |
2.2.3 交通线性景观 |
2.2.4 自然生态景观 |
2.3 城乡结合部基本特征分析 |
2.3.1 区位过渡性——梯度效应 |
2.3.2 空间格局动态稳定性——被动效应 |
2.3.3 城乡融合性——共振效应 |
2.3.4 地域单元类型多样性——极化效应 |
2.4 城乡结合部景观特质分析 |
2.4.1 景观格局的不稳定性 |
2.4.2 景观要素的交互性 |
2.4.3 景观类型的多样性 |
2.4.4 景观功能的复杂性 |
2.5 城乡结合部景观功能的定位研究 |
2.5.1 协调、缓冲功能 |
2.5.2 经济、生产功能 |
2.5.3 美化、观光功能 |
2.5.4 生态、防护功能 |
2.6 城乡结合部景观建设的现实问题分析 |
2.6.1 景观要素格局混乱 |
2.6.2 乡土景观要素受损严重,生态平衡失调 |
2.6.3 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 |
2.6.4 景观要素间的连续性差,景观过渡生硬 |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的技术问题探讨 |
3.1 指导思想 |
3.2 景观规划原则 |
3.2.1 系统优化、城乡协调的原则 |
3.2.2 保护资源、平衡生态的原则 |
3.2.3 突出文化、彰显特色的原则 |
3.2.4 功能完备、综合效益的原则 |
3.2.5 以人为本、动态持续的原则 |
3.3 城乡结合部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城镇化推进与乡村的发展 |
3.3.2 土地及经济成本制约 |
3.3.3 自然地理要素 |
3.3.4 交通建设 |
3.3.5 旅游业的发展 |
3.3.6 人的需求 |
3.3.7 法规与政策 |
3.4 景观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
3.4.1 景观的统筹规划 |
3.4.2 景观的视觉表象规划 |
3.4.3 景观的结构规划 |
3.4.4 景观的内涵规划 |
3.4.5 景观的可持续规划 |
第四章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的实践 |
4.1 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
4.1.1 基本建设渐趋稳定 |
4.1.2 道路及沿线环境景观开发建设滞后 |
4.1.3 功能区划有待明晰 |
4.2 规划构想 |
4.2.1 总体构思 |
4.2.2 总体布局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相关概念辨析与规划实践应用探讨[A]. 袁丽萍,王文卉,黄亚平.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 2019
- [2]山地城市边缘区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A]. 孙芳. 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2019
- [3]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与失地农户适应性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何艳冰. 西北大学, 2017(06)
- [4]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与规划协同发展模式探究[D]. 莫凡.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5]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6]西安城市边缘区演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 ——以泾阳县为例[D]. 马晓. 西北大学, 2015(10)
- [7]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J]. 邢忠,汤西子,徐晓波. 国际城市规划, 2014(05)
- [8]特大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武汉青山(国家)环保工业园规划为例[J]. 江文文,徐国斌. 国际城市规划, 2014(05)
- [9]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D]. 黄晨.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5)
- [10]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探讨 ——以杨凌示范区北部城乡结合部为例[D]. 郑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