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改良大豆品种生产更符合健康标准豆油(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柳直[2](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提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陈康明[3](2020)在《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干鱼属海生鱼类,是一种盛产于沿海地区的水产小鱼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独特及价格低廉的优点,通常将其作为原料加工成休闲鱼类制品。目前工业化加工以油炸操作居多,通过油炸工艺不仅可改善产品外观、颜色,还可使其更加酥脆可口,增进食欲。但长期摄取高油脂类食品对人体的健康性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同时工业化煎炸用油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油炸工艺参数和预处理方法对公干鱼品质(特别是吸油率)的影响,同时探究大豆油品质劣变趋势,以探寻合适的工艺操作,最后通过不同油脂的复配,以实现煎炸油更高效、安全的利用。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公干鱼传质动力学的影响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感官分析结合贮藏要求得出,油炸公干鱼至水分含量为24.0%时最佳,此时在200℃,180℃,160℃下需分别煎炸100 s,180 s,307 s;基于菲克第二定律的指数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很好地拟合了公干鱼油炸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和油脂的吸收;中心温度变化曲线显示,油炸后期时公干鱼内部渗入油脂,使得中心温度超过100℃,煎炸平衡时均低于油温20℃30℃;低场核磁共振结果阐明了油炸公干鱼过程中自由水、吸附结合水、蛋白质结合水、油脂与物料结合程度或含量的变化情况,与水分损失和油脂吸收曲线具有一致性;当油炸至最适水分含量24.0%时,公干鱼的色差值(ΔE)为28.632.1,硬度为2810034500 g,咀嚼性为1850020700,表层硬度为10801360 g,韧性为12121466 g·s。(2)通过响应面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比表面积、煎炸温度、煎炸时间、初始水分、涂膜种类、油的品种和油的品质对油炸公干鱼水分含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ox-Behnken试验显示,水分含量和含油率极显着负相关(P=-0.899),公干鱼比表面积、涂膜种类和初始水分含量均对产品的水分含量和含油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训练BP神经网络,确立了7-7-2的网络模型结构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并得出各因素综合影响重要性排序为:比表面积(100%)>涂膜种类(49.8%)>初始水分(37.6%)>煎炸时间(29.8%)=煎炸温度(29.8%)>油的品质(28.1%)>油的品种(16.0%)。以此神经网络模型仿真正交设计数据,结果发现,降低公干鱼比表面积、降低初始水分、预涂0.5%海藻酸钠均可明显降低含油率,油的品种和品质对含油率影响不明显;仿真模拟结果分析与实际响应面数据分析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于指标预测分析。(3)研究了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大豆油品质劣变的影响,并以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和棕榈油为基料,进行了耐煎炸调和油的复配。结果表明:以化学指标综合评判大豆油煎炸寿命,200℃组:15 h,180℃组:21 h,160℃组:28 h,并结合三组温度下煎炸公干鱼的传质动力学曲线,得出200℃煎炸公干鱼产率最高、用油综合成本最低。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煎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光谱的初始值也就越大,下降斜率也就越陡,光谱曲线由指数衰减型变成反“S”型。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各组煎炸油的弛豫图谱均检测到2个弛豫主峰,且其中参数T21和S21与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劣变紧密相关。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和棕榈油的烟点均高于210℃,证实200℃高温煎炸的可行性;氧化诱导曲线方面,棕榈油的氧化稳定性远超过其它普通植物油,而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差;综合评判各油脂煎炸寿命(200℃):棕榈油:30 h,大豆油:15 h,高油酸菜籽油:21 h。通过混料设计得出OSI与三种油脂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它们的脂肪酸组成结合文献得出,复配油的SFA、MUFA、PUFA和氧化速率与组分的关系方程;通过计算机中的“规划求解”得出了7种脂肪酸组成平衡的复配油(T1T7),满足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不低于4.5 h,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于2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0%,氧化速率不高于49.42。再通过自由基生成考察,最终筛选出四种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复配油(T2、T4、T5和T7);最后对四种精选复配油进行煎炸实验,说明了四种复配油煎炸稳定性明显优于大豆油,并综合筛选出煎炸性能最优的T4复配油,其组成为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棕榈油=6.99%:49.56%:43.45%。
陈发伟[4](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茶油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油是我国特有的健康优质木本植物油,近年来茶油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在宏观层面上,茶油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优质健康食用植物油的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微观层面上,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茶油作为健康优质的植物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现阶段茶油仍然面临原料供应不足、高质量茶油供给不足、品牌影响力较弱、消费者认知度较低等问题,研究茶油需求可促进茶油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在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首先从茶油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对茶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茶油有效供给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高产、低产油茶林面积、油茶林单产量等对油茶籽产量有直接影响,进而决定茶油供应量。在需求方面,本文将家庭植物油需求分为烹饪需求和营养需求,茶油主要满足营养需求部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健康意识、茶油认知度、价格等均是茶油需求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茶油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定量分析。通过因果关系图对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化梳理,再运用存量流量图建立因素变量之间的数量函数关系,经过模型检验后模拟仿真不同变量情境下茶油的供给需求变化,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茶油需求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高产油茶林新增面积、低产油茶林改造面积、茶油规模集约化生产等因素对高品质茶油有效供给有明显影响;消费者收入水平、健康意识、茶油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对茶油认知度等对茶油需求有明显影响。最后从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技术,规模集约化发展,增加高品质茶油供给,明确茶油定位,增加品牌影响力,提高茶油认知度等方面提出促进茶油健康发展的建议。
胡月[5](2020)在《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品的追求早已从解决温饱向多元化、营养化、安全化的模式转变。而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原料,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粮油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的飞速发展,当前该市场的消费规模达到3500万吨左右,国内具有规模的油脂加工企业达数千家。本文以J公司餐饮包装油为对象展开研究。J公司作为中粮集团旗下实体工厂,具有相对全面的营销策略体系,但中粮系油品依然是嘉里系油品的跟随者,在营销环节中存在许多的不足。本文结合J公司的销售数据、现阶段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运用SWOT理论分析法分析了J公司的优势(产品的高品质优势、拥有自建码头和巨大的榨油能力、公司产品线完整),劣势(品牌影响力不够强、广告宣传力度不大、产品毛利低),机遇(消费者购买力逐年增强、品牌在抢占市场份额上仍然具有很大机会),挑战(原料上涨带动产品成本提升、买方议价能力强、产品差异化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TP理论分析法制定出J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产品策略:坚持品牌战略为主、多品牌多品种协同发展;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营销,在京津冀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小众油品,在东北地区大力推广转基因豆油,渗透非转基因产品。价格策略:坚持成本领先战略,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降低可控成本;坚持差异化定价策略,对转基因产品加大补贴力度。渠道策略:大力度挖掘终端客户,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分销商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分销商对于厂商的依赖;聚焦电商客户,继续扩大电商客户范围,培养超级经销商。促销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终端促销,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制定根据地项目;坚持公益营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赵悦[6](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马英辉[7](2018)在《中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文中认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经历了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虽然保障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但对产业相关主体的利益造成了深远影响。为改变我国粮食价格倒挂的局面,自2014年开始针对大豆和棉花实施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该政策重点覆盖了相关品种的主产区。在目标价格实施期间,市场的价格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户的市场参与度显着增加。但不可否认,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显着影响着目标价格补贴的政策效果。因而,对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的认知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分析,更需要结合现实情况用一个清晰的逻辑将政策效果进行层层梳理,并利用农户和市场层面的数据加以测度、佐证,不仅有利于提高对目标价格实施效果的认识,而且对推进国家粮食政策的市场化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正值目标价格三年试点结束,大豆和玉米将实施统一的补贴政策,需要在过去的实施经验中总结不足并明确未来的改革方向。本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如下:从农户层面看,大豆目标价格如何影响农户的种植行为,不同家庭特征的农户对该政策的认知有何不同?对农户的产量和收入是否有显着提升?考虑其他政策的影响时,政策效果又是如何?从市场层面看,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内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大豆产业链产供销环节、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另外,政策的效率如何,试点区与非试点区主体福利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此基础上要素市场价格是否会因为供求关系变化受到影响,真正的增收效果有多大?综上问题,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内容一: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考察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程度,着重分析政策的增产效应。从理论层面讨论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的种植决策,进而改变了大豆的产量,并尝试分析对农户收入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耕作可持续性造成的影响,同时与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进行对比,从微观层面分析两种政策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的差异。并放松大豆种植户种植行为同质化的假定,进一步探讨农户差异对大豆目标价格的政策认知的影响。同时,利用微观入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增产效应。最后,考虑在相关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下,目标价格补贴的增产效应的变化。研究内容二:目标价格补贴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考察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下市场定价目标的实现程度。本章从大豆需求的差异性角度出发,对比不同来源、不同加工用途的大豆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需求量变化情况,并验证如下观点:第一,对大豆价格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前后国际大豆价格如何影响我国大豆价格?分析国产大豆价格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传导关系变化;第二,考察目标价格实施以来国内大豆价格变动对豆油、豆粕的价格传导机制;第三,分析在我国大豆市场的新格局下,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是否发挥了大豆现货价格的“稳定器”功能。研究内容三: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经济福利分析本研究通过构建均衡移动模型来模拟目标价格变化对我国大豆市场均衡产生的效果,由于参数需要,测算了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大豆供给反应弹性。最后通过模拟的方式分析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对政府财政支出和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回答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福利分配效率问题。研究内容四: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在内容三的规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要素市场放入大豆均衡移动模型中,分析目标价格对我国大豆生产要素市场的“托市效应”,衡量政策对要素需求和要求价格的影响程度,进而利用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价格的反应,以及不同类型种植户要素禀赋数量和结构,推算目标价格提高对拥有不同要素禀赋农户收入的影响,从而模拟政策的“收入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目标价格对农户增产的作用有限,对大豆种植面积的乘数效应弱,目标价格更多以支持价格的形式影响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对农户种植面积的刺激呈现倒U型;第二,玉米临储政策因比价优势,抑制了大豆目标价格的增产效应;第三,目标价格补贴完善了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了过去进口价格接受者的地位,国产大豆在食用领域发挥出非转基因大豆独有的优势,国产大豆在油用市场也出现了差异化的需求特征;第四,在开放市场环境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经济效率不高,35.46%的政府支出成为无谓损失;第五,目标价格补贴对要素市场产生影响,补贴最终会提高土地租金等要素价格,导致约30%的政策漏出。从目标价格补贴的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到福利分析,本文研究尝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价格支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量化手段,具体来看,可能的创新如下:第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大豆目标价格进行量化分析;第二,分析大豆产业时考虑大豆用途的差异性,将油用大豆需求和食用大豆需求加以区分;第三,分析生产环节时考虑政策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差异性,对两个地区生产者福利分类探讨;第四,利用大豆局部均衡模型对目标价格的政策效果进行模拟,并引入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Armington替代弹性,扩展Allen和Hicks的“两投入、一产出”模型以描述要素投入情况。
张树淼[8](2015)在《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对于每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粮食有着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粮食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少,巨大的人口压力、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饮食特点,使中国政府对于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特别看重,对于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非常重视,也非常审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粮食进出口对于国内粮食平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形势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势头不减,耕地保护的底线受到严重挑战,粮食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并不稳固。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形成巨大拉动,国内粮食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粮食进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变化,近年来粮食主要品种普遍表现为净进口,并且进口规模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均有大幅度增加,汇率变动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比率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粮食价格,并呈现价格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屡创新低,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市场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出现增大的趋势,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时高时低,年度间很不稳定;不少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干预加强,对国内粮食保护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以玉米或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势头不减,将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形成潜在威胁。因此,无论从国内生产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不稳定性增加,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不少挑战。我国粮食进口不断扩大,国内粮食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粮食进出口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准确判断国内粮食供求真实情况、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总体形势,理清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粮食进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剖析当前有关粮食进出口政策措施的利弊,提出改进和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以更好地调控粮食进出口,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粮食进出口是国际贸易中很有特点的领域,粮食进出口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垄断的一面,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的系统分析,有利于对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关联性和综合性;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整体性;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过程和趋势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以及与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农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将粮食进出口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为今后改进粮食进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纵向的借鉴;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趋势有个总体判断;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与各主要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研究,为我国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角;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是:一、论述粮食进出口的理论基础。粮食进出口涉及面广,既需要国家贸易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涉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这些理论在粮食进出口领域的应用、粮食贸易的特征。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角度分别阐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重点论述了对保护粮食产业的理论观点,研究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特点、粮食竞争力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理论对粮食进出口的启示。认为: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减少饥饿,保障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有利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比较优势,增加国内整体效益和福利;粮食贸易是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贸易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价格波动性,粮食贸易区域性强,贸易较为集中,进出口流向较为稳定;粮食进出口数量大、价值低,成本较高;粮食贸易竞争不充分,充满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激烈博弈。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差异、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和政府行为。阐述了粮食国际贸易中,对粮食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与政策的演变、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当前粮食进出口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粮食进出口经历了自由化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严格管制阶段,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管有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战争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提供了历史纵向层面的参考。三、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提高进出口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分析基础。粮食进出口是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是政策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粮食供给、需求和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主要对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做出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单产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农业生态等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做出分析。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价格水平和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对我国粮食竞争力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研究今后粮食进出口的潜力和趋势。四、对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进行考察,为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和政策调整提供全球视野下的横向参考。分析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国际贸易,分析粮食贸易发展的趋势,为研究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国际背景和国际条件。考察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与我国农业条件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等,有与我国条件差异较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阿根廷等,还有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完备的欧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国家都与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因各自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贸易政策,但自然和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存在相同之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相同或不同的政策,及其政策利弊,对我国很有研究借鉴价值。同时,与我国存在密切贸易关系国家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五、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优化。首先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从中国现实分析,粮食出口数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粮食进口的问题。认为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进口规模以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前提。然后,具体研究了优化粮食小麦、大米等主要品种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认为应该重视发展与非洲粮食贸易与合作,探讨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粮食贸易与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价格及体制方面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六、对改进粮食进出口政策与战略提出建议。在分析我国进出口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1)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巩固国内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粮食生产,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大补贴政策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发展,形成稳定有序高效的粮食市场。(2)扩大对外粮食投资,稳定国外粮源的供给渠道。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和相关资源;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环境、有关法律和政策,减少投资盲目性;做好舆情引导,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健全政府支持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对外投资。(3)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防御性粮食进出口战略,加强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我国粮食市场保护;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粮食贸易中的作用。
卢江杰[9](2014)在《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与人工进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大豆Soja亚属隶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大豆属(Glycine),包括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Zucc.)两个一年生种。其中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源在我国,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创造了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气候特征和耕作条件,形成了各种独特的表型性状,客观上反应了基因组上丰富的遗传变异。大豆是国人植物蛋白和植物油脂的主要来源,目前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贸易作物。大豆籽粒性状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接受驯化和改良的农艺性状,且均为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阐明其遗传基础对大豆遗传学研究和品种改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遗传多样性尽可能丰富的涵盖全国6大生态区的大豆Soja亚属(野生大豆、大豆主产区的栽培大豆地方品种以及近百年大豆遗传改良所得育成品种)的代表性抽样材料为试验群体,利用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全基因组SNP标记,由此构建了一张高分辨率的单倍型图谱,进而系统分析了大豆Soja亚属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进化程度的主要籽粒性状入手,利用改进了的能提高高度自交作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准确性的方法进行QTL定位,并对所得QTL进行单倍型构成剖析,用以组建性状相关QTL单倍型矩阵,最后从QTL单倍型矩阵的层面搜索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人工进化性状的基因组结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Soja亚属两阶段驯化过程除了检测到传统的"遗传瓶颈"效应外,均检测到"单倍型新生"现象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全国6大生态区下1,024份大豆Soja亚属代表性材料(203份野生大豆、栽培大豆375份地方品种和446份现代育成品种)进行低丰度测序,构建了含有145,55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数据库。SNP多样性(π值)结果显示从野生大豆(1.168×10-3)到栽培大豆地方品种(0.787×10-3),再到栽培大豆育成品种(0.712×10-3)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样,以相邻SNP间连锁不平衡程度D’≥0.7为标准,将145,558个双等位变异的SNP标记转化成了 36,952个更符合自然群体实际情况的具有复等位变异的SNPLDB后发现:野生大豆共97,532个单倍型,平均离散度为0.590;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共84,496个单倍型,平均离散度为0.398;而到育成品种中只有79,221个单倍型,平均离散度为0.362。以上结果均证实大豆Soja亚属驯化过程中的"遗传瓶颈"效应。基于SNPLDB单倍型分析还发现,整个大豆Soja亚属两个驯化阶段除了 "遗传瓶颈"效应外,还都有"单倍型新生"现象。具体体现为除了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三类群体共有的74,294个单倍型外;有7,936个单倍型是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两类群体共有的;有12,855个单倍型是野生大豆群体所特有的;栽培大豆地方品种相对于野生大豆有2,266个单倍型是新生的,且其中的2,186个单倍型传递到了育成品种;育成品种相对于地方品种有294个单倍型是新生的。可见,第一个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地方品种的5,000年驯化阶段新生了 2,266个单倍型,同比第二个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到育成品种的100年改良阶段新生了 294个单倍型。2.大豆Soja亚属各群体分化明显并具有大量驯化相关染色体区段,通过不同生态区分化程度和遗传距离分析推断野生大豆第Ⅳ生态区可能是栽培大豆的驯化起源中心栽培大豆地方品种是在先民无意识的选择条件下,从野生大豆中经过几千年历史逐渐形成的;而育成品种是从地方品种中经过短时间目的性选育得到的,两者持续的时间和选择的强度不同,但是都是对表型的选择,或者是对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效果的选择。本试验群体主成分和遗传聚类的分析结果首先证实:大豆Soja亚属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确实相对独立;另外,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虽较为相近,但仍有很大程度上的分化,且只有部分地方品种分散在育成品种的聚类中。其次,大豆Soja亚属连锁不平衡程度同样体现不同的分化程度:野生大豆群体的LD半衰距离为54.60kb左右,栽培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为114.50kb左右,而育成品种群体为153.87kb左右。第三,进一步进行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分析发现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间的分化强烈(平均为0.335),其中有1053个区段的FST≥0.60(最大0.903),这些区段可能涉及很多早期驯化相关的基因;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间的群体分化指数FST平均为0.053,其中只有32个区段的FST≥0.25(最大0.348),体现了大豆近期人工改良过程相比驯化过程较少和较弱的人工选择。这些区段为大豆Soja亚属驯化相关基因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候选。野生大豆通过自身的传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形成了现有分布;而栽培大豆则是起源于某地,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逐渐被人为地扩散到不同的地域,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被固定下来。通过分子方差分析,本研究发现大豆Soja亚属三类群体间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即70%的遗传方差来自群体内,群体间为30%;另外,三类群体各生态区间的遗传聚类表明野生大豆第Ⅳ生态区的材料与其他栽培大豆的生态区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群体分化程度同样显示该区的材料与其他栽培大豆的生态区具有最小的遗传分化系数;结合豆科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种的全球分布以及大豆光周期的敏感性等证据,本研究推测中国栽培大豆的驯化源于中国野生大豆第Ⅳ生态区。3.大豆,亚属不同进化方向性状的遗传构成表明重组和突变是大豆人工进化性状形成和前进的动力,且重组对性状改良仍具有很大潜力,突变新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异性通过对1,024份大豆Soja亚属代表性材料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发现: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再到栽培大豆育成品种,百粒重(从平均2.41g上升到12.28g,最后上升为16.95g)、籽粒油脂含量(从平均12.12%上升到16.98%,最后上升为19.43%)和籽粒油酸含量(从平均14.89%上升到21.24%,最后上升为26.42%)这些性状呈递增趋势,可以定义为"正向进化性状(Positive evolution traits)";另外,籽粒亚麻酸含量(从平均12.98%下降到8.92%,最后下降为7.18%)和亚油酸含量(从平均56.19%下降到55.14%,最后下降为51.61%)呈递减趋势,可以定义为"负向进化性状(Negative evolution traits)";其他如棕榈酸含量(野生大豆平均12.61%,地方品种11.16%,而育成品种11.23%)和硬脂酸含量(野生大豆中平均3.33%,地方品种3.48%,而育成品种3.50%)呈波动趋势,可以定义为"中性进化性状(Neutral evolution traits)"。利用改进了的适合自交作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对大豆Soja亚属三类不同进化方向的性状进行定位,获得大量性状相关QTL位点,基因注释后发掘了一批控制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包括抗旱、抗寒、耐盐等重要抗性相关基因和其他调控因子等,为后续的性状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同时,解析性状相关QTL的SNPLDB单倍型构成后发现:首先,三类性状都具有大量正效和负效单倍型,且正向进化性状随着方向性进化导致正效单倍型积累增多,而负效单倍型减少;负向进化性状随着方向性进化导致负效单倍型积累增多,而正效单倍型减少;中性进化性状正负效应单倍型数量相对差别不大。其次,正向和负向进化性状都具有与进化方向相反的单倍型(主要指野生大豆中的那些没有在栽培大豆中被利用的单倍型),中性进化性状相对没有这类特殊单倍型。因此如果通过杂交等手段把野生大豆中的这些优异单倍型加以利用,一定程度上应该可以提高现有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潜力。第三,还检测到大量的突变事件,且突变新生的单倍型表型效应有正有负。但是总的来看,对于正向进化性状来说,保留下的正效突变新生单倍型多于负效单倍型;对于负向进化性状来说,保留下的负效突变新生单倍型多于正效单倍型;对于中性进化性状来说,突变新生的正、负效单倍型数目差异不大。因此,对突变新生的单倍型的利用也是提高现有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潜力之一。大豆籽粒性状相关QTL新生单倍型具有生态特征,即在育成品种中,百粒重相关QTL具有2个新生的正效应单倍型Gm09SNPLDB<sub>1527-AGACGCATGGC和Gm04SNPLDB911-C,籽粒油酸含量相关QTL具有2个新生的正效应单倍型Gm20SNPLDB1614-A 和 Gm15SNPLDB1579-T,亚油酸含量相关 QTL 具有 1 个负效应单倍型Gm02SNPLDB833-C。这些新生单倍型的载体材料生态特异性显示新生首先发生在大豆育种活动较为频繁(人工选择强度大)的东北或黄淮海生态区,而且这些材料间往往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亲缘关系说明这些优异单倍型已被无意识的在育种中加以利用。本研究为大豆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开辟了大豆遗传基础研究的新途径,揭示了大豆籽粒性状人工进化的部分遗传基础,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中国大豆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基础。
王璐[10](2014)在《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证明,农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来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并将粮食安全一直作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中之重,但我国的粮食自给已经得到基本保障,而食用植物油的战略安全隐患已经悄然降临,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油料作物大豆在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大豆产业逐渐萎缩。我国97家大型的大豆加工企业中已经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占总股本的66%,其实际加工能力已经占到国内总实际加工能力的85%,我国大豆进口货源的80%控制在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BCD)四大粮商和丰益国际手中。这些外资企业甚至企图控制豆粕、菜籽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加工,进军我国饲料行业。大豆遭遇的危机,引起了各界对我国油脂油料产业安全的广泛关注,大豆“不设防”的悲剧,也引发了学者们对大豆悲剧是否会在其他油料品种上重演的担忧。此时,油菜作为我国除大豆之外的第一大油料作物,其产业安全问题摆在了油脂油料产业安全问题的前沿。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试图对建国以来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各省油菜产业的演变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和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我国油菜产业的“安全度”和各省油菜产业的“安全度”分别进行了估算,对我国未来八年的油菜产业“安全度”进行了预测;针对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油菜产品的大量进口问题,结合大豆“沦陷”的惨痛教训,产品的大量进口易导致产业“定价权”的缺失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四步骤评价法判断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定价权”是否缺失;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油菜产业“不安全”的状态下,依靠产业自身的发展来改善产业安全已经不现实,此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护成为我国油菜产业不彻底重蹈大豆覆辙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些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国维护油料产业安全的经验,最终对我国政府保护油菜产业、提升油菜产业安全度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每个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研究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基本概念和范围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对产业安全的理论渊源、国内外有关产业安全和油菜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述评。第三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介绍了我国油菜产业在生产、加工、消费、贸易方面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是怎样逐渐产生并得到重视的;总结了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四大隐患。第四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度)的实证评估与预测,构建了含有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1985-2012年的取值,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对各指标2013-2020年的取值进行了预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985-2020年我国的油菜产业安全度进行了量化估算与预测,并将两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五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分析,对比了我国14个主产省的油菜产业在生产、加工、消费、流通、贸易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菜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的对油菜产业安全的不利影响。第六章是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聚类分析,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度)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4个主产省在2003-2012年的油菜产业安全水平进行了量化估算与聚类。第七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定价权缺失问题判断,设定了判断定价权是否缺失的四个步骤,对我国油菜产品是否存在定价权缺失问题进行了验证,具体分析了产品进口量与进口价格、国际价格的关系,进口价格波动与世界供给盈余量的关系,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动态比价,我国菜籽油现货价格、郑州商品交易所菜籽油期货价格、加拿大商品交易所油菜籽期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第八章是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与主要国家经验借鉴,总结了1990-2013年国家涉及油菜产业的64份文件在油菜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品贸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提出了部分政策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7个国家的油料支持政策,并提出了经验借鉴。第九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文章主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9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985-2012年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预测在2013-2018年问油菜产业安全程度较2012年有所改善,但到2019年和2020年油菜产业安全程度再次降到2012年之下;按照百分制得分来给油菜产业安全水平进行打分的话,如果100分是完全的不安全,则2012年油菜产业安全得分是73.01分,2020年得分是73.80分,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A级是安全、D级是危机的话,则我国油菜产业安全等级为C;2003-2012年14个主产省的油菜产业安全度存在波动,多数省份安全度差异不显着;我国油菜产业存在产品定价权缺失问题,我国不具有独立的国际定价权,加拿大仍然是油菜产品的国际价格中心,产品大量进口下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容易遭受来自国际市场的价格风险。
二、美国改良大豆品种生产更符合健康标准豆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改良大豆品种生产更符合健康标准豆油(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
一、“旅大”简介 |
二、苏军进驻旅大 |
三、中共建党建政 |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
一、创建与整理 |
二、成效与不足 |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
二、货币“贴帖”过程 |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
一、改革的背景 |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
结语 |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
(一) 经济层面 |
(二) 经济之外层面 |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干鱼及其加工概述 |
1.1.1 公干鱼简介 |
1.1.2 油炸休闲制品研究现状 |
1.2 油炸加工概述 |
1.2.1 油炸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2 油炸加工过程 |
1.2.3 煎炸油种类 |
1.2.4 煎炸油品质评价方法 |
1.3 降低食品吸油率的研究现状 |
1.3.1 食品的吸油机理 |
1.3.2 影响食品吸油率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
1.4 提高煎炸油使用寿命的研究现状 |
1.4.1 煎炸调和油 |
1.4.2 添加抗氧化剂 |
1.5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立题意义 |
1.5.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公干鱼深度油炸过程中传质动力学及品质变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工艺流程 |
2.3.2 中心温度的测定 |
2.3.3 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的测定 |
2.3.4 油脂含量的测定 |
2.3.5 LF-NMR测量水分和油脂的分布 |
2.3.6 出品率的测定 |
2.3.7 色泽的测定 |
2.3.8 质构的测定 |
2.3.9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油炸至不同水分含量公干鱼的感官品质 |
2.4.2 公干鱼油炸过程的传热曲线 |
2.4.3 油炸公干鱼的水分含量及动力学模拟 |
2.4.4 油炸公干鱼的油脂含量及动力学模拟 |
2.4.5 油炸公干鱼的出品率 |
2.4.6 油炸公干鱼的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
2.4.7 油炸公干鱼的色泽变化 |
2.4.8 油炸公干鱼的全质构 |
2.4.9 油炸公干鱼的穿刺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油炸公干鱼的水分和油脂含量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操作 |
3.3.2 试验指标的测定 |
3.3.3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3.5 正交试验数据仿真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 |
3.4.2 神经网络模型 |
3.4.3 模型下的正交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干鱼深度油炸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煎炸过程 |
4.3.2 相关化学指标的测定 |
4.3.3 相关物理性质的测定 |
4.3.4 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
4.3.5 低场核磁共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测量 |
4.3.6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化学指标的影响 |
4.4.2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物理性质的影响 |
4.4.3 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
4.4.4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
4.4.5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低场核磁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耐煎炸调和油的配方设计及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煎炸过程 |
5.3.2 相关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 |
5.3.3 烟点的测定 |
5.3.4 生育酚的测定 |
5.3.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5.3.6 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的测定 |
5.3.7 自由基考察 |
5.3.8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三种植物油的基本指标 |
5.4.2 三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结构 |
5.4.3 三种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曲线 |
5.4.4 煎炸条件下三种植物油化学指标的变化 |
5.4.5 混料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
5.4.6 复配油自由基生成考察 |
5.4.7 复配油实际煎炸考察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茶油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系统动力学 |
2.2 需求研究理论与概念 |
2.3 食用油概述 |
2.4 茶油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茶油需求的市场环境与现状 |
3.1 我国食用油市场整体现状 |
3.1.1 食用油供给现状 |
3.1.2 食用油消费现状 |
3.2 家庭食用油消费趋势 |
3.3 茶油市场现状分析 |
3.4 茶油发展主要问题 |
3.4.1 产品低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
3.4.2 区域性消费明显,市场认知度较低 |
3.4.3 宣传不到位,品牌影响力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茶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 茶油供给侧影响因素 |
4.1.1 油茶林面积和油茶籽产量 |
4.1.2 规模集约化程度 |
4.1.3 茶油品牌 |
4.1.4 茶油价格 |
4.2 茶油消费侧影响因素 |
4.2.1 认知观念 |
4.2.2 居民人均收入 |
4.2.3 居民健康意识 |
4.2.4 茶油价格 |
4.2.5 人均植物油消费量 |
4.2.6 人口因素 |
4.2.7 其他食用油的影响 |
4.2.8 政策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茶油需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 因果关系分析 |
5.1.1 茶油供给侧因果关系分析 |
5.1.2 茶油需求侧因果关系分析 |
5.2 茶油需求存量流量图 |
5.3 茶油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3.1 供给部分模型参数设计与验证 |
5.3.2 需求部分模型参数设计与验证 |
5.4 情境变化对茶油供给需求的影响模拟 |
5.4.1 茶油供给侧模拟仿真 |
5.4.2 茶油需求侧模拟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茶油发展建议 |
6.2.1 重视科学技术,助力生产效率 |
6.2.2 加大资金投入,规模集约发展 |
6.2.3 规范行业秩序,提高茶油品质 |
6.2.4 强化品牌建设,提高茶油认知 |
6.2.5 明确茶油定位,满足健康需求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技术路径及可能的创新点 |
1.3.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主要技术路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阐述 |
2.1 营销理论概念及回顾 |
2.1.1 食用油营销理论回顾 |
2.1.2 STP理论 |
2.1.3 SWOT理论 |
2.1.4 营销组合4P理论 |
2.2 食用油行业相关名词解释 |
2.2.1 油脂加工工艺简介 |
2.2.2 包装油与散油 |
2.2.3 豆油的级别划分 |
第三章 中粮集团天津J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国内市场环境分析 |
3.1.1 国内食用油情况综述 |
3.1.2 中美贸易战对主要原料的影响 |
3.1.3 包装油产业概况 |
3.1.4 餐饮专用油现状 |
3.2 公司运营情况概述 |
3.2.1 集团运营情况分析 |
3.2.2 J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
3.3 J公司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挑战 |
第四章 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现状分析 |
4.1 近年产销数据分析 |
4.2 营销渠道情况说明 |
4.3 营销存在的问题 |
4.3.1 供应链存在缺失 |
4.3.2 产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
4.3.3 产品营销推广缺少针对性 |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营销优化方案 |
5.1 基于市场调研的STP理论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2.1 坚持品牌战略为主 |
5.2.2 多品牌、多品种协同发展 |
5.2.3 产品差异化营销 |
5.3 价格策略 |
5.3.1 成本领先战略 |
5.3.2 价格差异化营销 |
5.4 渠道策略 |
5.4.1 加大力度开发终端客户 |
5.4.2 配送商向运营商的转变 |
5.4.3 聚焦电商客户 |
5.5 促销策略 |
5.5.1 开展终端促销 |
5.5.2 根据地项目计划 |
5.5.3 坚持公益营销 |
第六章 J公司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团队组织保障 |
6.2 人员与激励制度保障 |
6.3 质量安全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导论 1.1 |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
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1.3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1.5 |
使用数据的简要介绍 1.6 |
技术路线 第二章 |
目标价格与相关支持政策效应研究综述 2.1 |
国外目标价格类政策的研究述评 2.2 |
国内农业生产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述评 2.3 |
国内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相关研究评述 2.4 |
文献评述 第三章 |
大豆产业发展与生产支持政策演变 3.1 |
我国及世界大豆生产情况分析 3.2 |
国内外大豆消费变化情况分析 3.3 |
我国大豆贸易情况分析 3.4 |
国内外大豆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 3.5 |
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与竞争力分析 3.6 |
我国大豆生产相关支持政策的演变 3.7 |
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政策梳理 3.8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4.1 |
目标价格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
不同类型农户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
目标价格补贴增产效应的实证分析 4.4 |
相关价格支持政策对目标价格增产效应的抑制作用分析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目标价格补贴时期大豆价格形成机制的分析 5.1 |
本章研究的问题 5.2 |
目标价格实施前后国产大豆价格与进口大豆价格传导 5.3 |
目标价格实施前后油用大豆产业链价格传导的差异 5.4 |
目标价格实施前后国内大豆期现货价格关系 5.5 |
目标价格期间价格形成机制变化的新解释 5.6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福利分析 6.1 |
本章研究的问题 6.2 |
理论分析 6.3 |
模型构建 6.4 |
参数设置 6.5 |
模拟分析 6.6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 7.1 |
本章研究的问题 7.2 |
模型构建 7.3 |
参数设置 7.4 |
模拟分析 7.5 |
种植者要素收入的进一步讨论 7.6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
全文的研究结论 8.2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
村干部调查问卷 附录2 |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3 |
相关表格 附录4 |
三要素替代关系推导 致谢 作者简介 |
(8)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粮食进出口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进出口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粮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研究 |
四、关于粮食进口及合理规模的研究 |
五、关于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
六、关于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研究 |
七、对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粮食进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三、新贸易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贸易政策的理论 |
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理论 |
三、发展中国家产业保护理论与政策 |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关于粮食保护政策的理论 |
一、农业与粮食的重要意义 |
二、粮食生产的特点 |
三、农业和粮食保护的依据 |
第四节 粮食国际贸易理论 |
一、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 |
二、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 |
三、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四、对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几点认识 |
第三章 中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一、1912—1937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
二、抗战时期的粮食边境政策 |
三、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一、1977—2000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第三节 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 |
一、粮食进出口变化的特点 |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
第四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形势 |
一、粮食进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
第四章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与中国粮食竞争力 |
第一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需求因素 |
一、人口增长直接增加粮食需求量 |
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对粮食需求增加 |
三、工业用粮增加较多 |
第二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生产因素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发展影响较大 |
二、粮食单产提高是粮食增产的主因 |
三、生态环境变化对粮食生产及进出口的影响 |
第三节 政策因素对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
二、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影响 |
三、货币与产业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粮食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
一、粮食进口的益处 |
二、粮食进口的弊端 |
第五节 中国粮食的竞争力 |
一、粮食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二、粮食生产成本比较 |
三、国内外粮食价格与质量比较 |
第五章 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政策 |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
一、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
二、全球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趋势 |
第二节 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变化趋势 |
一、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 |
二、世界粮食进出口变化趋势 |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粮食进出口政策 |
一、日韩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 |
二、欧盟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四、巴西、阿根廷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
第四节 国外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各国均对粮食进出口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 |
二、粮食出口国与进口国政策存在较大差异 |
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粮食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 |
四、有效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粮食市场 |
五、支持国内粮食生产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
第六章 优化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 |
第一节 粮食进口规模与粮食安全 |
一、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 |
二、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 |
三、进口规模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
四、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 |
第二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 |
一、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现状 |
二、优化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
第三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的地区结构 |
一、粮食进口的区域结构 |
二、优化粮食进口区域结构的建议 |
第七章 完善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 |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制定的原则 |
第二节 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 |
一、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 |
二、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
三、重视粮食质量问题,保障食用卫生健康 |
四、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为建立粮食进出口建立缓冲机制 |
五、加快粮食流通体系的发展,形成稳定秩序高效的粮食市场 |
第三节 扩大粮食对外投资 |
一、对外粮食投资进展 |
二、多措并举推进对外粮食投资 |
第四节 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 |
一、重新审视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 |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 |
三、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 |
四、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
五、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 |
六、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 |
七、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与人工进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注释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Soja亚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 大豆Soja亚属分类地位 |
1.2 大豆Soja亚属种质资源类型 |
1.2.1 野生大豆 |
1.2.2 栽培大豆地方品种 |
1.2.3 栽培大豆育成品种 |
1.3 大豆Soja亚属种质资源生态区划分 |
1.4 大豆Soja亚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研究进展 |
2.1 基于细胞生物学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研究 |
2.2 基于分子标记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研究 |
2.3 基于测序技术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研究 |
3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特征研究进展 |
3.1 人工进化概念 |
3.2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性状QTL定位研究 |
3.3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性状相关基因研究 |
4 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基因组变异研究的新工具 |
4.1 基于基因芯片的SNP分型技术 |
4.2 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SNP分型技术 |
4.3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SNP分型技术 |
4.4 SNP和SSR比较 |
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重要性状研究的潜在工具 |
5.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现状 |
5.2 大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现状 |
5.3 大豆关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条件 |
1.3 材料DNA样品制备 |
1.4 群体RAD-seq分析 |
1.5 基因组变异检测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
1.5.1 核苷酸多态性 |
1.5.2 群体分化系数 |
1.5.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1.5.4 SNPLDB划分 |
1.5.5 SNPLDB的遗传多样性测度 |
1.5.6 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Soja亚属的RAD-seq结果 |
2.2 基于SNP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结果 |
2.2.1 大豆Soja亚属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
2.2.2 大豆Soja亚属的群体分化 |
2.2.3 大豆Soja亚属的连锁不平衡模式 |
2.3 基于SNPLDB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结果 |
2.3.1 大豆Soja亚属的SNPLDB划分结果 |
2.3.2 基于SNPLDB分析的大豆Soja亚属遗传多样性 |
2.3.3 基于SNPLDB单倍型分析的大豆Soja亚属基因流分析 |
3 讨论 |
3.1 大豆驯化过程表现有"遗传瓶颈"和"单倍型新生"两种现象 |
3.2 大豆Soja亚属不同LD特征刻录不同驯化历史 |
3.3 栽培大豆的起源于中国南方野生大豆居群 |
第三章 大豆Soja亚属籽粒性状的表型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田间表型调查 |
1.4 百粒重数据 |
1.5 油脂含量测定 |
1.6 脂肪酸组分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变异特征 |
2.2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变异特征 |
2.3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变异特征 |
2.4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变异特征 |
2.5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变异特征 |
2.6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变异特征 |
2.7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变异特征 |
3 讨论 |
第四章 大豆Soja亚属籽粒性状人工进化的基因组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群体SNPLDB标记分析 |
1.3 群体结构分析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的基因组解析 |
2.1.1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GWAS分析 |
2.1.2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1.3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1.4 大豆Soja亚属籽粒百粒重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2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2.1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GWAS分析 |
2.2.2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2.3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2.4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脂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3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3.1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GWAS分析 |
2.3.2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3.3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3.4 大豆Soja亚属籽粒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4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4.1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GWAS分析 |
2.4.2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4.3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4.4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油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5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5.1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GWAS分析 |
2.5.2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5.3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5.4 大豆Soja亚属籽粒亚麻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6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6.1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GWAS分析 |
2.6.2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6.3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6.4 大豆Soja亚属籽粒棕榈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7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的基因组解析 |
2.7.1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GWAS分析 |
2.7.2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GWAS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2.7.3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传递 |
2.7.4 大豆Soja亚属籽粒硬脂酸含量GWAS位点的单倍型矩阵分析 |
2.8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性状的基因组特征 |
2.8.1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性状两阶段都有"遗传瓶颈"效应 |
2.8.2 大豆Soja亚属部分人工进化性状两阶段都有"单倍型新生"现象 |
2.8.3 大豆Soja亚属人工进化性状相关位点的单倍型构成特点 |
3 讨论 |
3.1 重组和突变是大豆籽粒性状进化的动力 |
3.2 籽粒性状相关QTL新生单倍型具有生态特异性 |
3.3 一因多效QTL位点的分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2 全文结论 |
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6 研究展望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 |
2.1 国内外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 |
2.1.1 产业安全理论渊源 |
2.1.2 国外产业安全研究 |
2.1.3 国内产业安全研究 |
2.2 国内外有关油菜产业的研究 |
2.2.1 国外油菜产业研究 |
2.2.2 国内油菜产业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问题分析 |
3.1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生产现状 |
3.1.2 加工现状 |
3.1.3 消费现状 |
3.1.4 贸易现状 |
3.2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及若干隐患 |
3.2.1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 |
3.2.2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若干隐患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预测 |
4.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油菜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一般性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2 粮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油菜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3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 |
4.3.1 主成分分析法操作步骤 |
4.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我国油菜产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 |
4.4.1 评价模型与评价步骤 |
4.4.2 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 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油菜产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分析 |
5.1 我国油菜生产区域布局现状 |
5.2 我国油菜生产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2.1 生产能力 |
5.2.2 成本收益 |
5.2.3 成本构成及变化 |
5.3 我国油菜籽加工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3.1 加工企业区域分布 |
5.3.2 加工企业省市分布 |
5.3.3 菜籽油收购加工百强企业区域分布 |
5.3.4 大型压榨企业区域分布 |
5.3.5 菜籽油产量分布与区域流通 |
5.4 我国菜籽油消费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5 我国油菜产品流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5.1 油菜籽商品化率 |
5.5.2 油菜籽、菜籽油价格 |
5.5.3 油菜产品流通过程与价格 |
5.6 我国油菜籽进口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聚类分析 |
6.1 区域产业评价研究成果 |
6.2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
6.3 实证研究方法 |
6.3.1 因子分析 |
6.3.2 聚类分析 |
6.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5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6.5.1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评价与分析 |
6.5.2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度聚类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油菜产业定价权缺失问题判断 |
7.1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的关系 |
7.2 定价权缺失的界定标准 |
7.3 期货市场与定价权 |
7.3.1 期货市场与定价权的关系 |
7.3.2 世界油菜产品期货市场格局 |
7.4 我国油菜产品定价权实证分析 |
7.4.1 研究方法 |
7.4.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7.4.3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与主要国家经验借鉴 |
8.1 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 |
8.1.1 中央一号文件 |
8.1.2 中央部委文件 |
8.1.3 油菜产业布局类政策 |
8.1.4 油菜产业发展政策 |
8.1.5 油菜生产机械化政策 |
8.1.6 油菜贸易政策 |
8.1.7 油菜研发及行业标准政策 |
8.1.8 油菜临时突发事件处理政策 |
8.2 油菜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8.2.1 油菜籽收储政策目前陷入两难境地 |
8.2.2 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不完善 |
8.2.3 国家对油菜产业支持力度不足 |
8.2.4 油菜籽龙头企业支持政策效果欠佳 |
8.2.5 油菜籽进口管制政策手段单一 |
8.3 主要国家油料产业政策 |
8.3.1 美国油料支持政策 |
8.3.2 加拿大油料支持政策 |
8.3.3 日本油料支持政策 |
8.3.4 韩国油料支持政策 |
8.3.5 印度油料支持政策 |
8.3.6 巴西油料支持政策 |
8.3.7 阿根廷油料支持政策 |
8.4 国际经验借鉴 |
8.4.1 支持政策制度化和体系化 |
8.4.2 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兼用 |
8.4.3 政策的制定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
8.4.4 采取适当进口油料、抑制成品油进口的贸易政策 |
8.4.5 对国内油料生产进行扶持 |
8.4.6 鼓励和推动技术革新 |
8.4.7 以专业的行业协会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高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多渠道提高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 |
9.2.2 增大对油菜产业补贴力度 |
9.2.3 加大油菜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
9.2.4 大力扶持国内油脂企业发展 |
9.2.5 压缩油菜籽压榨低效产能,保护油菜种植农民利益 |
9.2.6 集成产学研、研发油菜新品种,扶持油菜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
9.2.7 提高油菜产业化、种植机械化、菜籽油市场化程度 |
9.2.8 保护国内油料产业,科学引导社会消费 |
9.2.9 制定积极的贸易政策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四、美国改良大豆品种生产更符合健康标准豆油(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3]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D]. 陈康明. 江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茶油需求研究[D]. 陈发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胡月.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中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D]. 马英辉.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8]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D]. 张树淼. 武汉大学, 2015(07)
- [9]大豆Soja亚属基因组变异与人工进化特征研究[D]. 卢江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10]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D]. 王璐.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